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斌

作品数:18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脏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体外循环
  • 3篇综合征
  • 3篇外循环
  • 2篇心肌
  • 2篇心脏手术
  • 2篇胸腔
  • 2篇直视
  • 2篇直视手术
  • 2篇食管
  • 2篇术野
  • 2篇气冲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组件
  • 2篇吻合口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肺癌

机构

  • 17篇广安市人民医...

作者

  • 17篇董斌
  • 12篇杨宁
  • 9篇冯永健
  • 7篇刘晓川
  • 3篇任章霞
  • 2篇刘小川
  • 2篇何智林
  • 1篇唐培金
  • 1篇张家伦
  • 1篇郑佳
  • 1篇冯永建
  • 1篇唐广军
  • 1篇熊朝辉
  • 1篇陈雪梅
  • 1篇何佳鸿
  • 1篇徐远久

传媒

  • 5篇川北医学院学...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4
  • 2篇200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管状胃重建食管对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被引量:14
2011年
胃是食管癌切除术中食管重建最常用的替代器官,食管残端与胃吻合是目前食管癌切除术中最普及的手术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胃距离食管最近,取材方便,有足够的长度,血供良好,但是在临床实践中,也发现有其不可忽视的缺点。
杨宁冯永健薛会岗何佳虹刘晓川董斌
关键词:管状胃胸胃综合征食管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并发病
动态血压监测200例临床观察
2004年
李运革张家伦董斌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病情血压变化病人
盐酸钠洛酮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
2003年
盐酸纳洛酮(Naloxone),又名盐酸烯丙羟吗啡,是吗啡样物质的特异性拮抗剂,与吗啡受体呈立体专一性结合,亲和力比吗啡和脑吗啡大,自身无吗啡样作用,具强大的对抗吗啡类药物的作用.
何智林唐广军董斌
关键词:盐酸钠洛酮急诊医学急性海洛因中毒休克急性乙醇中毒
延迟关胸术在危重患者心脏术后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延迟关胸(delayed sternal closure,DSC)主要是心脏术后因心肌水肿、心腔扩大等导致胸骨切口关闭困难,或者因心脏大血管切口存在难以控制的出血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术后暂时撑开胸骨切口,待其血流动力学稳定、心肌水肿消退后,行二期胸骨缝合。广安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从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共完成273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其中6例危重患者采取DSC,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杨宁何佳鸿冯永健董斌刘晓川熊朝辉陈雪梅
关键词:心脏术后危重患者胸骨切口心肌水肿
术前营养状况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影响行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术前营养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在我院胸外科行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血清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总中性粒细胞计数、预后营养指数(PNI)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评价患者术前的营养状况。根据胸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正常肺组、肺气肿组和肺纤维化组)。对患者进行5年随访,比较不同营养状况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术前营养因素。结果:低血清白蛋白、高总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低PNI患者的OS显著降低(分别为P <0. 001,P=0. 032,P=0. 008)。同时只有低血清白蛋白患者RFS明显降低(P=0. 004)。正常肺患者中,低血清白蛋白患者OS显著降低(P=0. 003)。肺纤维化患者中,低血清蛋白患者RFS显著降低(P=0. 035)。多变量分析表明,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NSCLC手术切除患者OS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P=0. 014与P=0. 046)。结论: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NSCLC患者行切除术后OS和RFS的重要预后因素。血清白蛋白水平对合并肺气肿的NSCLC患者预后无影响。
昌伟冯永健刘小川文刚照何佳虹董斌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术前营养预后
改良支气管残端闭合法对支气管胸膜瘘的预防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通过改良肺切除支气管残端处理方法,减少支气管胸膜瘘(BPF)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我科完成各种肺叶或全肺切除患者239例,分为实验组(163例),采用缝合器+连续往返交叉缝合改良技术,对照组(76例),采用间断缝合,或直线缝合器缝合,或者腔外双重结扎的传统方法,比较两组BPF、脓胸、早期刺激性咳嗽、咳血、术后早期漏气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163例,发生BPF仅1例(0.61%),对照组76例,发生BPF3例(3.9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该方法效果明显,简单易行,费用低廉,特别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杨宁任章霞刘小川何佳虹冯永建薛会岗董斌
关键词:支气管残端支气管胸膜瘘肺切除术
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疗效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肺减容术(LVRS)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E)患者的疗效。方法 23例该类患者用直线切缝器切除肺边缘20%~25%弥漫性大泡肺组织,常规用3/0prolene缝线连续往返缝合,必要时3/0prolene缝线加毛毡垫片行褥式缝合。结果本组共23例,采用LVRS治疗,无1例死亡,发生肺泡漏气者等并发症5例(21.7%)。23例中有17例随访,自觉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LVRS对于COPE患者,特别是合并多发性肺大泡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明显,但远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该方法简单易行,易于基层医院推广。
杨宁何佳虹冯永健刘晓川薛会岗董斌
关键词:肺减容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大泡
右心腔内操作期间不停跳技术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常规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由于心脏手术操作期间冠状动脉无血,无论采取什么心肌保护措施,心肌损伤都在所难免[1]。近年来不停跳心脏手术使温心外科成了部分心脏外科医师推崇的心肌保护技术,但在实践中发现,空气栓塞,术中因操作困难导致的医源性损伤,以及缝合瓣膜不精细引起术后瓣周瘘等并发症时有发生,使该技术的推广应用陷入尴尬局面。
杨宁何佳虹董斌唐培金冯永健刘晓川薛会岗文刚照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不停跳心脏手术腔内操作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心肌保护技术右心
肋骨环抱式接骨器在连枷胸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1年
对17例胸外伤合并连枷胸患者行肋骨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术前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8例,术后均恢复正常。该方法对连枷胸肋骨内固定稳固,操作简便,减轻疼痛及改善呼吸功能明显。
杨宁薛会岗冯永健何佳虹刘晓川董斌
关键词:胸部损伤连枷胸肋骨骨折内固定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肺功能及远期生存质量分析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肺功能及远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4月—2018年4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对象,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A组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B组予以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肺功能及远期生存质量。结果B组手术用时较A组长,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长较A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1年复发率、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B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肺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均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效果相当,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对患者肺功能、远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更小。
李金河董斌文刚照
关键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