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 作品数:44 被引量:163H指数:8
-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神经内镜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6年
-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是神经性疼痛中最常见疾患。发病率为4.3~8/10万,70%~80%的病例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其病因大多是由于三叉神经感觉根入脑干段受血管压迫所致神经脱髓鞘。显微血管减压术,因其即有安全性好又能保留血管、神经功能的特点而成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
- 吕新文张鹏宋建荣周小龙朱峰蔡珂张超何蓓
- 关键词:锁孔入路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神经内镜责任血管
- “迎你”归来话汉诺威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学习见闻与感想
- 2017年
- “迎你”是汉诺威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International Neuroscience Institute)英语缩写INI的英语读音。2017年9月我有幸应世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赫尔穆特·贝塔朗:推(Helmut Bertalanffy)教授邀清前往“迎你”(INI)访问学习一个月,目睹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前任手席马占德·萨米(Madjid Samii)教授和“脑干肿瘤世界第一刀”贝塔朗菲教授的精湛技艺和整个研究所的工作情况,记录一些片段分享给大家。
- 张鹏
- 关键词:神经外科专家归来脑干肿瘤英语
- 中心静脉压监控下扩充血容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病,治疗通常简单,效果良好,但其血肿残余和复发率较高,有时很难处理,常常困扰着临床医生。
- 张鹏吕新文宋建荣周小龙蔡珂张超刘彩霞
- 关键词:中心静脉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血容量
- “极限脱水”对重型颅脑损伤后严重高颅压治疗的探讨
- 张鹏宋健荣吕新文周小龙蔡珂朱峰张超何蓓梁媛刘彩霞
- 高血压基底节区重症脑出血救治中监控中心静脉压的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老年人多见,病情急重。重症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出血量在50ml以上、GCS评分在8分以下、中线结构移位在1cm以上的脑出血患者。选择我科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位于基底节区,出血量在50ml以上,入院时未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106例,整理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 宋建荣张鹏吕新文周小龙蔡珂朱峰张超
- 关键词:高血压基底节区重症脑出血中心静脉压
- 颅内压及中心静脉压监测在脑水肿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联合监测颅内压(ICP)及中心静脉压(CVP)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脑水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5例重型颅脑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及治疗组(24例)。对照组以常规治疗方法控制ICP;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监测ICP及CVP,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治疗终结后随访半年,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1周内日均甘露醇用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治疗组GO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 ICP及CVP联合监测既能保证ICP的精准调控,又能保证血容量的平衡,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 张超张鹏宋建荣吕新文周小龙朱峰蔡珂何蓓梁媛
- 关键词:颅内压中心静脉压颅脑损伤脑水肿
- 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卡马西平戒断综合征的初步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卡马西平戒断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三年来施行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85例,患者术后发生卡马西平戒断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对术前、术后服用卡马西平剂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连续性校正χ2检验。结果术后卡马西平戒断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4.1%,术前大剂量服用卡马西平患者,术后减量组出现卡马西平戒断综合征的数量较术后停药组明显减少,两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术前大剂量使用卡马西平患者术后突然停药,易导致术后卡马西平戒断综合征,术后小剂量服用卡马西平,并逐步减量,能有效预防卡马西平戒断综合征的发生。
- 张超张鹏宋建荣吕新文周小龙朱峰蔡珂何蓓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卡马西平戒断综合征
- EDNRA基因rs5335多态性与a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与内皮素受体A(EDNRA)基因rs5335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宝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133例aSAH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是否并发DCVS分为DCVS组78例和对照组5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EDNRA基因rs5335位点多态性。结果 DCVS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χ~2=0.295,P=0.863;χ~2=0.652,P=0.722)。在等位基因模型和显性基因模型下,DCVS组和对照组比较,rs5335位点等位基因、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13,P=0.040;χ~2=4.790,P=0.029),隐性基因模型下两组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9,P=0.2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结果显示对于aSAH患者,携带等位基因C可降低DCVS发生风险(OR=0.572,95%CI 0.401~0.872,P=0.021)。结论 EDNRA基因rs5335位点多态性与aSAH患者发生DCVS相关。
- 朱峰张鹏宋建荣何蓓梁媛
- 关键词:内皮素受体A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基因多态性
- 监控中心静脉压对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作用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发病率逐年增高的重型颅脑损伤,病情急重,常伴有胸、腹、四肢等复合伤,病程中又常有并发症出现,治疗环节多而复杂,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详细动态了解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十分重要。监控中心静脉压了解血液动力学状况,有助于科学的合理的达到最大限度脱水降颅压效果,并指导输液、纠正低血容量及预防心衰、休克等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改善患者愈后,收集我科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93例重型颅脑患者病例资料,现报道如下。
- 张鹏吕新文宋建荣周小龙朱峰蔡珂张超
- 关键词:中心静脉压循环血量重型颅脑损伤
- 手术体位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手术体位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13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仰卧位组(66例)及侧卧位组(7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钻孔引流术后颅内积气、硬膜下积液及血肿复发的情况。结果侧卧位组术后颅内积气量明显小于仰卧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侧卧位组术后硬膜下积液量小于仰卧位组,血肿复发率低于仰卧位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体位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采取侧卧位,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张超张鹏宋建荣吕新文周小龙朱峰蔡珂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体位颅内积气钻孔引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