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红 作品数:4 被引量:6 H指数:2 供职机构: 贵州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苯亚急性染毒对大鼠造血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苯亚急性染毒对大鼠造血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苯低剂量组、苯中剂量组和苯高剂量组,每组6只。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照体质量给予200、400、800 mg/kg苯溶液灌胃,空白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溶剂对照组给予等量玉米油灌胃;均1次/d,连续处理28天。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处死大鼠后计算肝脏、脾脏系数,观察股骨病理改变及骨髓、外周血细胞形态改变;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骨髓及外周血细胞DNA损伤情况,记录尾矩(TM)和Olive尾矩(OTM)。结果苯低、中、高剂量组白细胞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苯高剂量组红细胞均低于其余各组,苯中、高剂量组血红蛋白均低于其余各组(P均<0.05);各组间血小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肝脏、脾脏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股骨病理改变及骨髓、外周血细胞形态改变基本一致;苯低、中、高剂量组股骨病理显示造血组织面积减小,骨髓、外周血细胞有较多中毒颗粒、空泡,随着苯染毒剂量的增加,上述改变越明显。苯低、中、高剂量组骨髓及外周血细胞TM和OTM依次升高,且均高于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P均<0.01)。结论苯亚急性染毒对大鼠骨髓具有毒性损伤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可能与其导致外周血、骨髓细胞发生DNA损伤有关。 张越时 郑丹 杨国珍 万秀方 龚骏杰 王永红 张亚莉关键词:苯 亚急性染毒 骨髓细胞 DNA损伤 单细胞凝胶电泳 XPD基因在氢醌致U937细胞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XPD基因在氢醌(HQ)致U937细胞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10、20、40、80μmol/L HQ分别对U937细胞染毒12、24、48 h,根据各浓度下U937细胞活性,选择10、20、40μmol/L HQ染毒24、48 h进行后续实验。取10、20、40μmol/L HQ染毒24、48 h U937细胞,分别设为HQ低、中、高浓度组,另取未染毒U937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各组细胞尾矩(TM)、Oliv尾矩(OTM),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XPD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Q低、中、高浓度组染毒24、48 h TM和OTM均明显增大(P均<0.05);与同组染毒24 h比较,HQ低、中、高浓度组染毒48 h TM和OTM均明显增大(P均<0.05),染毒48 h HQ低、中、高浓度组TM和OTM依次升高(P均<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Q低、中、高浓度组染毒24 h XPD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HQ高浓度组明显高于HQ低浓度组(P均<0.05);染毒48 h,HQ高浓度组XPD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HQ低、中浓度组(P均<0.05),但空白对照组及HQ低、中浓度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Q各浓度组染毒48 h XPD蛋白相对表达量与染毒24 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XPD基因表达上调可促进HQ致U937细胞DNA损伤修复。 王永红 李攀登 肖芸 万秀方 郑丹 温缘缘 赵雪 张亚莉 杨国珍关键词:DNA损伤 氢醌 XPD基因 DNA修复 WRN基因在氢醌致U937细胞DNA损伤中的作用 2017年 目的 WRN基因在氢醌(HQ)致U 937细胞DNA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白血病细胞U 937至生长对数期,低剂量HQ组、中剂量HQ组、高剂量HQ组分别以10、20、40μmol/L HQ染毒24h及48h,以等体积的完全培养基培养的细胞组为完全空白对照组。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检测细胞DNA损伤;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WR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1)HQ可导致细胞DNA损伤,且损伤效用随染毒浓度增加而增大,48h比24h的DNA损伤程度增加,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2)免疫印迹结果显示,HQ染毒24h,WRN蛋白相对表达量在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Q染毒48h高剂量组分别与空白组、低剂量、中剂量中比较,WRN蛋白相对表达量呈降低的趋势(P<0.05)。结论 HQ诱导WRN蛋白表达下调影响U 937细胞DNA损伤修复。 万秀方 王永红 李攀登 肖芸 郑丹 温缘缘 赵雪 张亚莉 杨国珍关键词:氢醌 WRN U DNA损伤 苯代谢物氢醌对K562细胞WRN基因转录及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苯代谢物氢醌(HQ)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中解旋酶WRN基因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白血病细胞K562至生长对数期,低剂量HQ组、中剂量HQ组、高剂量HQ组分别以15、30、60μmol/L浓度HQ重复间隔染毒48及72 h,以等体积的PBS培养的细胞组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CGE)检测细胞DNA损伤;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WRN基因mRNA水平,采用免疫印迹分析WRN基因蛋白表达水平,计算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1)HQ可导致细胞DNA损伤,且损伤效应随染毒浓度增加而增大,72 h比48 h的DNA损伤程度增加,呈时间-剂量依赖性;(2)HQ染毒48 h,WRN基因mRNA在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Q染毒72 h,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HQ染毒48 h,WRN蛋白相对表达量在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Q染毒72 h,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蛋白表达随着染毒剂量增大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Q各剂量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Q可导致K562细胞DNA损伤,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HQ下调WRN基因mRNA转录及蛋白的表达有关。 龚骏杰 郑丹 肖芸 万秀方 张越时 王永红 张亚莉 杨国珍关键词:氢醌 DNA损伤 K562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