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宏远

作品数:53 被引量:235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5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2篇细胞
  • 8篇肿瘤
  • 8篇基因
  • 7篇受体
  • 7篇活性
  • 6篇蛋白
  • 6篇趋化
  • 5篇多糖
  • 5篇药物
  • 5篇趋化因子
  • 5篇趋化因子受体
  • 5篇抗肿瘤
  • 5篇教学
  • 5篇分子
  • 4篇多柔比星
  • 4篇克隆
  • 4篇癌细胞
  • 3篇凋亡
  • 3篇药学
  • 3篇真核

机构

  • 26篇广东药学院
  • 19篇广东药科大学
  • 16篇暨南大学
  • 9篇中山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重庆大学
  • 3篇广州医学院
  • 2篇温州医学院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广州医学院附...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53篇陈宏远
  • 21篇芮雯
  • 11篇蔡绍晖
  • 10篇马伟峰
  • 10篇杜军
  • 6篇邵方元
  • 6篇蔡绍皙
  • 5篇刘晓
  • 5篇王一飞
  • 4篇邓祖军
  • 4篇谭毅
  • 4篇谭毅
  • 3篇曾军
  • 3篇郭芝刚
  • 3篇王伟章
  • 3篇阮碧波
  • 2篇付腾飞
  • 2篇李红枝
  • 2篇毛建文
  • 2篇薛兴阳

传媒

  • 6篇广东药学院学...
  • 3篇基础医学教育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亚太传统医药
  • 2篇中国医药生物...
  • 2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生物技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广东化工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山大学研究...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蜜炙黄芪黄酮与皂苷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及对NO分泌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建立高效、简便的方法对蜜炙黄芪黄酮和皂苷部位进行分离,并探究二者对NO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Poly-Sery HLB固相萃取(Poly-Sery HLB SPE)法对蜜炙黄芪醇提物中的黄酮与皂苷部位进行分离,以UPLC/Q-TOF-MS对分离所得蜜炙黄芪黄酮和皂苷部位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脂多糖体外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采用MTT法检测蜜炙黄芪黄酮和皂苷部位的细胞毒性作用,采用Griess法检测蜜炙黄芪黄酮和皂苷部位作用后炎症细胞内NO的表达水平。结果 Poly-Sery HLB SPE能很好地富集与分离蜜炙黄芪黄酮和皂苷部位,使得二者相对质量分数达到96.59%、95.06%。蜜炙黄芪黄酮和皂苷部位对RAW264.7细胞NO分泌释放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炎症模型组的NO释放量为5.28μmol/L,蜜炙黄芪黄酮和皂苷部位给药组的NO释放量分别为2.31μmol/L与2.01μmol/L。结论 Poly-Sery HLB SPE法能高效分离蜜炙黄芪黄酮和皂苷部位;蜜炙黄芪黄酮和皂苷部位均能有效抑制炎症模型细胞NO的释放,推测具有抗感染免疫活性。
廖婧竹黄晶刘武平廖双叶陈宏远芮雯
关键词:固相萃取
一种太子参活性六碳醛低聚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子参活性六碳醛低聚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太子参活性六碳醛低聚糖结构如式I所示,分子量为1476.6185Da,其单糖组成为: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摩尔比为0.076:0.814:2.600)。本发明...
芮雯陈宏远游思远陈鸿策
文献传递
千金藤碱抗炎免疫与抗肿瘤药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千金藤碱具有多种药理学功效,对千金藤碱抗炎免疫及抗肿瘤的药理学作用和机制研究进行总结综述,为其研究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阮碧波符吴萸芮雯王一飞陈宏远
关键词:炎症抗肿瘤药理学作用
一种抗衰老分泌型Klotho蛋白及其编码基因、重组表达载体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衰老分泌型Klotho蛋白及其编码基因、重组表达载体与应用。本发明采用基因工程技术与策略,通过采用高保真的Taq聚合酶,优化目的基因的密码子序列及添加组氨酸标签,筛选得到一种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的重组抗衰老...
陈宏远芮雯
文献传递
姜黄素对人肝癌细胞Sk-hep-1抗癌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人肝癌细胞Sk-hep-1体外抗癌作用,探讨其抗癌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MTT法、DA-PI核染色法和细胞周期分析法,检测姜黄素对Sk-hep-1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并通过RT-PCR方法检测姜黄素对Sk-hep-1细胞抗凋亡基因(Survivin和Bcl-xL)和耐药基因(DRG2和MDR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姜黄素抑制Sk-hep-1细胞增殖呈量效关系。姜黄素处理组肝癌细胞Sk-hep-1,HepG2和Hep3B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凋亡,正常肝细胞Chang’s liver无明显凋亡。姜黄素处理组Sk-hep-1细胞周期发生变化,G0/G1或G2/M期细胞比例增多。姜黄素处理组Sk-hep-1细胞耐药基因MDR1 mRNA水平显著下降,而抗凋亡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姜黄素能够抑制Sk-hep-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推测可能是通过下调MDR1 mRNA的表达而起作用。
王伟章张碧鱼陈宏远张黎
关键词:姜黄素细胞凋亡MDR1基因
蜜炙对黄芪分级醇沉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究蜜炙对黄芪分级醇沉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同一批次黄芪蜜炙品及生品,采用70%乙醇提取除去小分子物质后,进行水提取及不同浓度乙醇分级醇沉、酶-Sevage除蛋白后得到蜜炙黄芪分级醇沉多糖,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红外检测法、液质联用法对其相对分子质量、特征吸收峰、单糖组成进行检测。通过清除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及总还原能力评价蜜炙及生品黄芪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70%醇沉的蜜炙黄芪及黄芪多糖与90%醇沉的蜜炙黄芪及黄芪多糖的糖含量分别为(47.81±1.7)%、(41.45±2.1)%、(72.31±1.1)%和(62.41±2.5)%(n=3),其得率分别为4.75%、3.06%、1.67%和1.24%;各分级醇沉黄芪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均比较集中,90%醇沉的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均小于70%醇沉的多糖,蜜炙前后其单糖组成的相对含量也有所变化。蜜炙黄芪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强于黄芪多糖。综合抗氧化能力强弱顺序为:90%醇沉蜜炙黄芪多糖>70%醇沉蜜炙黄芪多糖>90%醇沉黄芪多糖>70%醇沉黄芪多糖,其抗氧化能力均具有浓度依赖性关系。结论该分级醇沉的多糖制备工艺稳定、可行,蜜炙对黄芪多糖的糖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相对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有影响。该研究为蜜炙黄芪的炮制机制研究及蜜炙黄芪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叶明珠吴嘉彩游思远李婵艺廖婧竹陈宏远芮雯
关键词:蜜炙黄芪多糖相对分子质量抗氧化活性
基于兴趣为先导的免疫学教学方法探讨被引量:8
2009年
免疫学是高等药学院校的重要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之一,具有广泛交叉、发展迅速、内容更新周期短等特点。从教学经历出发,并借鉴相关有益教学方法,主要论述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加强理论与临床现象以及实验相结合,构筑知识的整体性等方法,提高免疫学的教学效果。
陈宏远芮雯马伟峰蔡绍晖
关键词:免疫学教学方法
鱼腥草总黄酮对人肿瘤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作用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探究鱼腥草黄酮类提取物对人子宫颈癌细胞株SiHa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①采用20倍60%乙醇进行回流提取,大孔树脂分离提取纯化鱼腥草中黄酮类化合物;②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黄酮类化合物对SiHa的细胞抑制率;③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SiHa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①鱼腥草黄酮提取物有抑制SiHa细胞生长的作用,半数抑制浓度值为0.825 g/L;②鱼腥草黄酮提取物能以浓度依赖性诱导SiHa细胞的凋亡。结论鱼腥草黄酮提取物能抑制SiHa肿瘤细胞生长,诱导凋亡的作用,为鱼腥草的抗子宫颈癌的药效学效应提供了实验依据。
薛兴阳付腾飞邵方元孟江刘晓张田甜陈宏远
关键词:SIHA肿瘤抑制
中药艾的抗炎免疫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艾作为我国传统中草药,药用历史悠久,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过敏、抗炎、抗疟疾、抗肿瘤等作用。艾的抗炎免疫作用主要表现在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免疫活性细胞、炎性因子、补体等方面,治疗炎性肠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炎性皮肤病等疾病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中药艾的抗炎免疫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做简要阐述。
符吴萸阮碧波张莉刘宇坤王一飞陈宏远
关键词:抗炎免疫调节
内肽酶激活式多柔比星前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内肽酶激活式多柔比星前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N-苄氧羰基-三肽,依次加入1-羟基苯并三唑,2-(7-偶氮苯并三氮唑)-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及N,N-二甲基甲酰胺...
陈宏远朱嘉雯李秀琼萧婉芬罗智杰高嘉文黄林玉李明哲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