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玲玲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甘草
  • 2篇中医
  • 2篇发酵
  • 1篇血性
  • 1篇咽痛
  • 1篇养阴
  • 1篇养阴活血
  • 1篇养阴活血法
  • 1篇饮料
  • 1篇症状积分
  • 1篇中风
  • 1篇乳酸
  • 1篇乳酸菌
  • 1篇沙苑子
  • 1篇湿热
  • 1篇湿热内蕴
  • 1篇湿热内蕴证
  • 1篇碳酸饮料
  • 1篇提取液
  • 1篇凝血

机构

  • 7篇漯河医学高等...
  • 2篇漯河职业技术...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7篇张玲玲
  • 4篇王飞
  • 4篇豆康宁
  • 2篇孟宏昌
  • 2篇任京力
  • 2篇王琼波
  • 2篇尚新彬
  • 2篇张焕霞
  • 1篇杨丹丹
  • 1篇赵永敢
  • 1篇李超敏
  • 1篇罗海澜
  • 1篇魏永义
  • 1篇张艳培
  • 1篇赵丽芳
  • 1篇郭富成
  • 1篇郭明月
  • 1篇刘少阳
  • 1篇杨小芝
  • 1篇张臻

传媒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中医杂志
  • 1篇食品工业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甘草碳酸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饮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草碳酸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的原料:甘草提取液:50‑60g,菊花提取液:20‑30g,枸杞子提取液:13‑22g,薄荷提取液:3‑10g,菟丝子提取液:7‑15g,桑葚汁:...
豆康宁郭明月张玲玲王飞任京力尚新彬王琼波赵永敢魏永义张臻张焕霞
文献传递
酵母菌发酵甘草溶液工艺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该文应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酵母菌发酵甘草溶液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酵母菌发酵甘草溶液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3 h、底物浓度20%、葡萄糖添加量5%、酵母菌添加量2%。在该因素水平组合条件下,乙醇体积分数达到2.57%。
豆康宁孟宏昌张玲玲王飞
关键词:甘草酵母菌发酵
一种清咽利嗓的甘草复合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咽利嗓的甘草复合组合物。它是由甘草、决明子、龙眼肉、枸杞子、黄精、桑葚、菊花、覆盆子、薄荷、沙苑子、菟丝子、红枣、郁金、瓜萎制成。本发明具有辛凉疏散风热之功,润肺化痰利咽之效,对风热咽痛有很好的解除作用。...
豆康宁王富刚李超敏张玲玲王飞任京力王琼波罗海澜赵丽芳尚新彬刘少阳张焕霞
文献传递
乳酸菌发酵法改良甘草感官品质的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文章研究了乳酸菌发酵法改良的甘草感官品质。实验结果表明,在4%的甘草溶液中,添加1%的乳酸菌,在42℃下发酵8h,甘草的感官品质最佳。甘草在乳酸菌发酵的过程中,pH逐渐下降,总酸度逐渐增加,甘草溶液腥味消失,变成愉悦的酸味。因此,通过乳酸菌发酵后,甘草的感官品质得到很大改善。
杨小芝孟宏昌张玲玲王飞豆康宁
关键词:甘草乳酸菌发酵感官品质
消疡方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观察消疡方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给予消疡方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方药组成:黄柏30 g,苍术20 g,黄连20 g,三七粉10 g,白及10 g,延胡索20 g,白头翁15 g,苦参15 g,白蒺藜15 g。对照组给予复方黄柏液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便血程度、大便性状、形态学、组织学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73.9%,治疗组有效率为8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便血程度、大便性状、形态学、组织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的消疡方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能有效缓解患者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等临床症状,改善大便性质及便血情况,促进肠道黏膜修复,临床疗效显著。
郭富成张玲玲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美沙拉嗪中西医结合
中医养阴活血法在缺血性中风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疾病的中医养阴活血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9月—2018年6月科室收治的84例缺血性中风病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后的自愿原则标记,将偶数号患者分为观察组,奇数号作为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栓心脉宁胶囊配合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养阴活血法随症加减治疗方式。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统计分析治疗前后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Ag)及神经功能(ESS量表)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的变化。结果:①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40/4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3.81%(31/4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更加显著(P<0.05);③治疗前AT-ⅢA、AT-ⅢAg指标两组比较无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抗凝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④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Fugl-Meye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疾病应用中医中的养阴活血疗法,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同时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同时抗凝指标显著改善,是缺血性中风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张艳培杨丹丹周源张玲玲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症状积分抗凝血酶
中医临床教学构建SSE模式的探讨被引量:2
2009年
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主动适应体制改革和医学社会化演进,中医药临床教学亟待改革。构建以病例为中心的"SSE"模式,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互动,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对新教法支持率高,综合考核评定,新教法教学效果显著。它加强了学校与社会、基础与临床的衔接,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及发掘教师自身创造潜能都大有裨益。
张玲玲
关键词:中医临床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