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巧燕

作品数:13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基因
  • 5篇新生儿
  • 4篇支气管
  • 4篇支气管肺发育...
  • 4篇气管
  • 4篇发育不良
  • 4篇肺发育
  • 4篇肺发育不良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早产
  • 3篇早产儿
  • 3篇综合征
  • 3篇窘迫综合征
  • 3篇呼吸窘迫
  • 3篇呼吸窘迫综合...
  • 3篇产儿
  • 2篇低出生体重
  • 2篇低出生体重儿
  • 2篇新生儿呼吸

机构

  • 13篇内蒙古医科大...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13篇梅花
  • 13篇杜巧燕
  • 5篇张亚昱
  • 4篇宋丹
  • 4篇张艳波
  • 3篇刘春枝
  • 3篇贾昕
  • 2篇刘春丽
  • 2篇王晓磊
  • 1篇红荣
  • 1篇刘森
  • 1篇胡亚楠
  • 1篇闫菲
  • 1篇刘静

传媒

  • 4篇中国小儿急救...
  • 3篇中华新生儿科...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蒙古地区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与肺表面活性蛋白B内含子5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蛋白B(surfactant protein B,SP-B)内含子5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相关性,从基因水平探讨BPD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NICU住院治疗的BPD患儿为BPD组(n=50),其中蒙古族13例,汉族37例,选择同时期内、同群体中未发生BPD的50例新生儿为对照组,其中蒙古族15例,汉族35例。利用PCR技术检测SP-B基因内含子5多态性及其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结果不论蒙古族或汉族,SP-B内含子5基因型均可检出3种基因型:即野生型、插入型及缺失型。汉族BPD组此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3.0%(27/37)、10.8%(4/37)和16.2%(6/37),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7.0%(57/74)、9.5%(7/74)和13.5%(10/74);对照组上述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2.9%(29/35)、11.4%(4/35)和5.7%(2/35),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5.7%(60/70)、8.6%(6/70)和5.7%(4/70)。蒙古族BPD组上述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3.8%(7/13)、15.4%(2/13)和30.8%(4/13),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1.5%(16/26)、15.4%(4/26)和23.1%(6/26);对照组上述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3.3%(8/15)、26.7%(4/15)和20.0%(3/15),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6.7%(20/30)、20.0%(6/30)和13.3%(4/30)。汉族BPD组与汉族对照组、蒙古族BPD组与蒙古族对照组相比较,SP-B内含子5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未发现SP-B内含子5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汉族及蒙古族新生儿BPD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
贾昕梅花张钰恒新春杜巧燕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基因多态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460T〉C位点多态性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460T〉C位点多态性及其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择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为BPD组;同期选择同民族非BPD早产儿为对照组,BPD组与对照组纳入比例为1∶1。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基因分析技术检测VEGF基因-460T〉C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结果共纳入BPD组早产儿100例,其中蒙古族和汉族各5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早产儿VEGF基因-460T〉C位点上均可检测出TT和CT 2种基因型。BPD组2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8.0%和62.0%,C等位基因频率为31.0%,T等位基因频率为69.0%。对照组2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9.0%和71.0%,C等位基因频率为35.5%,T等位基因频率为64.5%。两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78、0.338)。BPD组蒙古族2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0.0%和60.0%,C等位基因频率为30.0%,T等位基因频率为70.0%;汉族2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6.0%和64.0%,C等位基因频率为32.0%,T等位基因频率为68.0%。BPD组蒙古族与汉族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680、0.648)。结论VEGF基因-460T〉C位点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早产儿BPD的发生及发展无明显相关性。
杜巧燕梅花张钰恒新春贾昕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基因测定
ABCA3基因突变与蒙汉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3(adenosine triphosphate-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s A3,ABCA3)exon10区域基因突变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8年1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0例蒙古族RDS新生儿与100例汉族RDS新生儿(RDS组)、60例蒙古族非RDS新生儿与100例汉族非RDS新生儿(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提取各组新生儿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ABCA3exon10,并对扩增物进行测序,比较RDS组与对照组、蒙古族与汉族新生儿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蒙古族和汉族新生儿均存在ABCA3rs13332514(F353F)位点单个碱基点突变C>T,蒙古族RDS组突变率26.7%,对照组突变率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6,P=0.043);汉族RDS组突变率21.0%,对照组突变率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26,P=0.009);蒙古族RDS组和汉族RDS组突变率比较、蒙古族对照组和汉族对照组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蒙古族和汉族RDS组均可检出CC、CT和TT3种基因型,对照组均可检出CC和CT2种基因型。蒙古族RDS组T等位基因频率为18.3%,对照组T等位基因频率为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1,P=0.039)。汉族RDS组T等位基因频率为15.0%,对照组T等位基因频率为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0,P=0.006)。结论ABCA3exon10区域rs13332514(F353F)位点存在单个碱基点突变C>T,可能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和汉族新生儿发生RDS有关,等位基因T可能是RDS的易感基因之一。
梅花张钰恒张艳波宋丹霍梦月杜巧燕王晓磊
关键词:基因测定
新生儿胃穿孔合并肠旋转不良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穿孔合并肠旋转不良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增强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NICU收治的1例早产儿胃穿孔合并肠旋转不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结果:本例为36^(+1)周早产儿,因早产、生活能力低下1 h入院,入院48 h后出现腹胀及感染指标加重,根据症状、体征、腹部X线片、B超等辅助检查及腹腔探查,最终明确诊断,行胃穿孔修补术及肠扭转复位术,术后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好转出院。 结论:新生儿胃穿孔合并肠旋转不良好发于生后1周内,临床表现以腹胀为主,及早进行相关检查,必要时行腹腔探查术,对早期诊断及治疗很有帮助。
杜巧燕梅花新春刘春丽刘春枝张艳波
关键词:新生儿胃穿孔肠旋转不良诊治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与ABCA3基因变异的相关性研究
王晓磊梅花张钰恒张艳波杜巧燕贾昕
SP-Bexon4?SP-Cexon5基因变异与蒙古族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
梅花张钰恒新春刘春枝张亚昱杜巧燕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管理进展
随着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成活率的不断提高,关于其生后的各种救治及管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随着呼吸管理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营养管理成为关系超低出身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所在。本文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后营养管理方面总结近年来有关的研究...
杜巧燕梅花刘春枝张亚昱刘春丽张钰恒
关键词:超低出生体重儿胃肠道外营养母乳喂养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与诊治现状被引量:4
2020年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是由于先天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所造成的疾病,临床以代谢低下、体格和智力发育障碍为特征。通过新生儿筛查可及早诊治,改善预后。本文对CH筛查、诊治现状进行综述。
刘森张亚昱梅花杜巧燕
关键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诊治
双胎新生儿与孕母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双胎新生儿与其孕母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轻症双胎新生儿及其孕母相关资料,包括孕母分娩前1个月内和新生儿生后3 d内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将新生儿按胎龄、出生体重、出生体重与胎龄的关系、出生季节及性别分组,并按孕母年龄、民族、分娩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期BMI增幅、产次及绒毛膜性质分组,分析新生儿与孕母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302对轻症双胎新生儿。孕母及其新生儿血清25-(OH)D_(3)不足或缺乏比例分别为97.4%和87.7%;孕母血磷(r=0.262,P<0.001)、25-(OH)D_(3)水平(r=0.239,P=0.002)与大婴(双胎中出生体重较大者)血磷及25-(OH)D_(3)水平呈正相关。血清25-(OH)D_(3)水平在不同性别、出生体重与胎龄的关系、出生季节、孕母年龄、民族、绒毛膜性质、分娩前BMI、孕期BMI增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血清25-(OH)D_(3)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母亲分娩前血清25-(OH)D_(3)水平呈正相关,与产次呈负相关(P<0.05)。结论:多数双胎妊娠孕母及其新生儿血清25-(OH)D_(3)水平不足或缺乏,新生儿与其孕母血磷、血清25-(OH)D_(3)存在相关性,出生体重越低、母亲产次越多、母亲分娩前血清25-(OH)D_(3)水平越低,新生儿血清25-(OH)D_(3)水平越低。
吕悦宁赵灵燕梅花宋丹呼斯乐杜巧燕胡亚楠张亚昱
关键词:双胎新生儿骨代谢生化指标影响因素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管理被引量:2
2016年
超低出生体重儿由于其胃肠道发育极不成熟以及生后疾病状态的影响,生后的喂养成为一大难题。早期积极给予胃肠道外营养以及恰当的胃肠道内营养对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该文将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杜巧燕梅花
关键词:超低出生体重儿胃肠道外营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