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云芳

作品数:1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文化
  • 3篇小说
  • 2篇散文
  • 2篇味儿
  • 2篇文学
  • 1篇底蕴
  • 1篇电影
  • 1篇电影改编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时代
  • 1篇咏叹
  • 1篇中国传统文化
  • 1篇中国乒乓
  • 1篇中国性
  • 1篇人文
  • 1篇人文信息
  • 1篇软实力
  • 1篇散文文体
  • 1篇审视
  • 1篇诗歌

机构

  • 1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天津理工大学

作者

  • 11篇王云芳
  • 2篇王士强
  • 2篇张大为
  • 1篇李进超
  • 1篇闫立飞
  • 1篇杨会
  • 1篇田淑晶
  • 1篇张大为
  • 1篇孙爱霞
  • 1篇李小茜

传媒

  • 3篇百家评论
  • 2篇社科纵横
  • 1篇理论与现代化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文学与文化
  • 1篇闽台文化研究
  • 1篇传播与版权
  • 1篇文学艺术周刊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学的城市文化视野——天津文学与城市文化笔谈被引量:2
2012年
主持人语:理解和阅读城市,需要从文学的创作和阅读开始。文学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记录了城市的社会风俗人文信息及其发展变化,而且也是传承和发掘城市优秀文化、塑造和展示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城市软实力与增强市民认同感、促进城市文化繁荣发展和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手段。当前,天津文学创作及研究蓬勃发展,特别是《天津文学史》的出版,首次绘制了天津文学发展流变的全貌,为天津文学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提供了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从文学与城市文化形象塑造、津味文学与城市民俗文化,地域文学的文化精神、文化意义、文化功能、文化共Jl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方面展开研讨,以期在文学与城市的视野中探索天津文学与城市文化研究的新路径,并引起学界的关注和进一步讨论。
闫立飞李小茜王云芳张大为田淑晶孙爱霞李进超王士强
关键词:城市文化形象文化视野城市民俗文化城市软实力人文信息
试析新媒体时代的众筹出版
2016年
众筹出版是依托于新媒体而存在的新兴图书出版模式。众筹出版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传统出版社的生存危机,增加了小众化优质图书与读者的见面机会,并开拓了传统出版社的出版和营销新思路。但是,目前的众筹出版尚处于试验阶段,大部分众筹成功的出版项目流于形式化,并未发挥众筹的真正作用,且在众筹资金预算和使用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
杨会王云芳
关键词:新媒体
理性审视下的文化重建——论陈之藩散文的文化底蕴
2018年
陈之藩是台湾著名散文家,是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双栖者。他的散文从乡愁情感出发又能超出其外;秉承多元的文化视角,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理性地批判,明辨优劣;他也不盲从于所谓的西方现代文化,而是实事求是,指出其人文修养的不足;他反思科技文明的发达,警醒现代人正视其后果。他的散文言之有物、有的放矢,散发着思想的光芒,无形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做出了独到的贡献。
王云芳
关键词:散文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
新时代体育精神的历史返照与艺术回响——关于《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的笔谈
2023年
“国球”背后的大国历史脉动2023年春节期间上映的影片《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取材于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以下简称中国男乒)在全面落后于世界强队的情况下,经由拼搏奋斗、绝地反击,最终重回巅峰的一段真实历史。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在过往的年月,它甚至在外交和国际关系事务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作为中国“国球”的乒乓球在国际性赛事中屡遭败绩,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乒乓球队在人才、技术、装备、体能、训练等各个方面的全方位落后。这样的情形,对向来以乒乓球为骄傲的国人来说,造成的冲击可想而知。
张大为张大为王士强王云芳石玉
关键词:体育精神国球
论朱西宁小说中的基督教文化印记被引量:1
2013年
朱西宁是台湾著名作家,其乡土题材小说创作一方面批判了传统国民的劣根性,一方面又引入了基督教文化作为彻底救赎人性的精神资源;他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位,对基督教文化进行了创造性的接受与阐发;由于基督教文化的引入,他的小说在文本风格、形式构建以及想象力等层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他的创作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审美维度,对当下处于危机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有着深远的文化意义。
王云芳
关键词:基督教文化文化融合
从漂泊到回归:论丛甦作品中的原乡认同
2020年
丛甦是著名的旅美作家,也是境外鲁籍作家群中的一员。她的身份体认,从最初无根的漂泊到中国意识的觉醒,最后批判性地回归到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她的作品,批判原乡文化中束缚个体生命力的一面,又以具有韧性的底层人物性格表现其闪光的一面。她以自身的生命体验为依托,描绘出了人类灵魂中的美好与痛苦,她从原乡文化传统中批判性地汲取滋养,与其现代的表现手法相融合,丰富了海外华文文学的中国性!
王云芳
关键词:中国性
论张秀亚小说中的女性书写
2015年
张秀亚是台湾著名作家。她的女性书写,最初以英雄女儿的形象汇入到抗日救亡的大潮中;去台初期,经历感情创伤后,传统观念的束缚下,痴心女子负心汉成为张秀亚小说创作模式;痛定思痛后,她重新将目光投向芸芸众生,借助爱情主题,挖掘人类内心的幽黯世界,其女性书写具备了鲜明的性别反思的自觉性。张秀亚的文学实践,既是对上世纪50、60年代政治思潮的反拨,又向读者阐释了一个现代女性觉醒与独立的艰难历程。
王云芳
关键词:小说女性书写
文学期刊与世纪之交的散文文体风尚
2023年
本文从文学传播学的视角,考察世纪之交的散文文体风尚。文学期刊与文学作品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世纪之交,纯文学期刊以改版为契机,对散文文体进行重新定位,以“杂”的特色活泼刊物面貌,获得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散文文体则在文学期刊编辑的推动下,一方面拓展文体范畴,从文学走向文化;另一方面兴起了“新散文”思潮,新散文写作秉承先锋精神,探索散文写作的可能性,使散文文体由外到内完成了文体革新。
王云芳
关键词:散文文体革新期刊改版文学传播
生活诗意的咏叹者——论张秀亚的诗歌创作
2016年
张秀亚是台湾著名作家。她偏爱大自然,一方面借助大自然的客观景物抒发幽微的情感,另一方面又承继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传统,以有情之眼观物,从中体悟哲思;她以诗的哀愁征服生命的哀愁,从苦难中汲取生命的力量,在生活的缺口处奏出了最美的音乐;她的诗简洁明净,对音乐性以及审美韵味等层面的艺术探索使其诗歌达到了空灵飘逸的境界。
王云芳
关键词:诗歌诗意抒情
对津味儿文化空间的另类开掘——评王松长篇小说《烟火》
2021年
《烟火》是王松的最新长篇力作。他描绘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挖掘天津民间手工艺的历史文化信息,在细密的物质描写中勾勒出天津地域文化的灵魂;他深受曲艺文化熏陶,将相声的艺术技巧融入小说叙事、结构、语言等层面,拓展了津味儿小说的审美特质;他从民间出发,挖掘市井小民身上具有生命力的传统价值,为城市地域文化乃至民族文化的身份认同提供了想象基础,其延续中国文化传统并促使其现代转化的实践值得赞赏。
王云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