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晚期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4篇疗效
  • 4篇肺癌
  • 3篇热敏灸
  • 3篇晚期卵巢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卵巢
  • 3篇卵巢癌
  • 3篇免疫
  • 3篇免疫功能
  • 3篇恶性
  • 2篇单抗
  • 2篇蛋白
  • 2篇依托泊苷
  • 2篇肿瘤标志
  • 2篇肿瘤标志物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肺癌

机构

  • 14篇九江市第一人...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石玲
  • 3篇王志
  • 3篇段训凰
  • 1篇刘立义
  • 1篇曾灵芝
  • 1篇左洪波
  • 1篇刘爱群

传媒

  • 3篇当代医学
  • 3篇中国当代医药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华西医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6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y l o r i)感染与原发性肝癌(p r i m a r y h e p a t i c carcinoma,PHC)的发生发展.方法:收集2010-03/2013-10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次诊断为PHC患者临床资料及非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H.pylori与PHC发生发展的关系.然后,再对实验组进行二次收集,分两组数据,一组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组,为同时检测H.pylori14C-UBT值与HBV DNA拷贝数;另一组为甲胎蛋白(alpha-fetal protein,AFP)组,为同时检测同时H.pylori14C-UBT值与AFP浓度患者.分别研究H.pylori14C-UBT值与AFP浓度、HBV DNA拷贝数之间的关系,间接证明H.pylori与P H C的相关性.对于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若为有序资料则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相关分析.结果:PHC患者H.pylori阳性率为61.4%,高于非肿瘤患者28.7%.卡方检验结果示χ2=11.46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胆管细胞型H.pylori的阳性率61.1%,混合细胞型50%,肝细胞型38.6%,以胆管细胞型阳性率最高;统计结果χ2=5.86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分化28.5%,中分化39.2%,低分化48.9%;分化程度低,感染率高.平均秩H.pylori阳性为124.9,阴性145.2,P<0.05,故分化程度越低则H.pylori感染阳性率越高.分期方面,分期较早的Ⅰ期14.2%、Ⅱ期10.7%较分期较晚的Ⅲ期41.28%、Ⅳ期48.2%高;平均秩H.pylori阳性为164.9,阴性为127.6,P=0.00<0.05.故分期越晚则H.p y l o r i感染阳性率高.高侵袭性患者的阳性率为59.7%;低侵袭性为26.1%,卡方检验结果为χ2=21.025,P<0.0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性别、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ylori14C-UBT值与AFP浓度的相关系数r=0.88,P=0.00<0.05;而其与HBV DNA拷贝数间的相关系数r=0.657,P=0.01<0.05,两者均呈正相关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pylori感染与PHC发生、发展关系较密切.
石玲刘立义龚敏勇王志左宏波刘爱群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原发性肝癌细胞分化侵袭性甲胎蛋白乙型肝炎病毒
阿帕替尼与依托泊苷治疗复发难治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比较阿帕替尼与依托泊苷治疗复发难治小细胞肺癌(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肿瘤科的98例复发难治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阿帕替尼组(52例)与依托泊苷组(46例)。阿帕替尼组患者口服阿帕替尼500 mg/d,依托泊苷组患者口服依托泊苷胶囊175 mg/d,共10 d,每21天为1个疗程。按照RECISIT 1.1标准评价疗效,包括客观缓解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水平变化;对患者进行随访,计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及中位总生存期;对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阿帕替尼组患者的ORR、DCR均高于依托泊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SE、ProG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SE、ProG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阿帕替尼组低于依托泊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帕替尼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2、4.2个月)长于依托泊苷组(3.9、3.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帕替尼组患者的乏力、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及心脏毒性发生率均低于依托泊苷组,高血压、蛋白尿发生率均高于依托泊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治疗复发难治SCLC的效果优于依托泊苷,可作为复发难治SCLC靶向治疗的新选择。
石玲王志左宏波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依托泊苷
消癥止痛散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体表恶性肿瘤伴有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消癥止痛散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体表恶性肿瘤伴有癌性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气滞血瘀型体表恶性肿瘤伴有癌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消癥止痛散外敷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的止痛效果、疼痛程度、爆发痛的次数、气滞血瘀症状评分、羟考酮缓释片日均使用剂量、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止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痛程度、爆发痛的次数、气滞血瘀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爆发痛的次数、气滞血瘀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程度、爆发痛的次数、气滞血瘀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1天羟考酮缓释片日均使用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7天羟考酮缓释片日均使用剂量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7天羟考酮缓释片日均使用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血瘀型体表恶性肿瘤伴有癌性疼痛患者应用消癥止痛散外敷止痛效果较佳,可减轻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用量,减少爆发性痛发作次数,利于缓解气滞血瘀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余敏敏刘梅芬石玲
关键词:体表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气滞血瘀型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铂类耐药复发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帕博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铂类耐药复发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贝伐珠单抗方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帕博利珠单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生率、肿瘤标志物水平和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2周期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6周期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本组第2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第6周期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53(CA153)和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毒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铂类耐药复发晚期卵巢癌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表现,降低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和毒副反应发生风险,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更高。
梅耀国龚敏勇石玲何孙香刘梅芬汪波
关键词:晚期卵巢癌
热敏灸联合榄香烯及洛铂腹腔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继发恶性腹水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榄香烯及洛铂腹腔灌注在晚期卵巢癌继发恶性腹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晩期卵巢癌继发恶性腹水的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榄香烯+洛铂腹腔灌注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热敏灸治疗。比较两组腹水控制情况、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腹腔积液客观缓解率为76.67%,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榄香烯及洛铂腹腔灌注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热敏灸治疗,可进一步抑制老年晚期卵巢癌继发恶性腹水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改善腹水情况,安全性高。
唐秋燕石玲梅耀国曾灵芝江波段训凰
关键词:热敏灸榄香烯洛铂腹腔灌注晚期卵巢癌恶性腹水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放疗治疗老年晚期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纳武利尤单抗联合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同步放疗治疗老年晚期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脑转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72例老年晚期SCLC脑转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MZ同步放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纳武利尤单抗联合TMZ同步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无进展生存(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时间、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OS、PFS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消化道反应、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晚期SCLC脑转移患者采用纳武利尤单抗联合TMZ同步放疗可缩小颅内病灶,降低ProGRP、NSE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石玲梅耀国李道生
关键词:替莫唑胺同步放疗
不同的一线治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观察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的一线治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观察。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依托泊苷+顺铂治疗,观察组给予依托泊苷+安罗替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肿瘤标记物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EGF、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EA、SCC、CYFRA21-1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咯血、咳嗽、呼吸困难以及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方案中采用安罗替尼+依托泊苷治疗具有明显效果,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VEGF、TNF-α水平,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梅耀国石玲李达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依托泊苷肿瘤标志物
冰片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脑转移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冰片联合TP(紫杉醇+顺铂)方案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脑转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54例晚期TNBC脑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TP方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冰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生存情况[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客观有效率(O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CA153、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CA153、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心脏毒性及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2个月后,两组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OS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片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TNBC脑转移患者可增强治疗效果,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可延长OS,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石玲梅耀国段训凰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冰片肿瘤标志物
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对比氟尿嘧啶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评价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CAPIRI)方案与氟尿嘧啶联合伊立替康(FOLFIRI)方案对照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运用计算机在Pub Med、Embase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ochran图书馆上进行检索。检索时间均从2000年1月-2015年10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数据提取并应用Rev Man 5.2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 634例患者,CAPIRI在完全缓解率[RR=1.17,95%CI(0.70,1.96),P=0.56]、总有效率[RR=0.90,95%CI(0.79,1.03),P=0.12]、疾病控制率[RR=0.93,95%CI(0.87,1.00),P=0.06]、中位无疾病进展期[HR=1.00,95%CI(0.72,1.37),P=0.99]、中位总生存期[HR=0.94,95%CI(0.63,1.40),P=0.77]方面表现出与FOLFIRI相似的效果。安全性方面,CAPIRI有较高的Ⅲ/Ⅳ级呕吐[RR=1.91,95%CI(1.13,3.22),P=0.02]、腹泻[RR=2.84,95%CI(2.22,3.63),P<0.000 01]、手足综合征[RR=4.55,95%CI(2.15,9.61),P<0.000 1]发生风险;而恶心[RR=0.77,95%CI(0.64,0.93),P=0.005]、疲劳[RR=1.19,95%CI(0.73,1.94),P=0.47]、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RR=1.59,95%CI(0.89,2.87),P=0.12]、贫血[RR=1.74,95%CI(0.59,5.18),P=0.32]、白细胞减少[RR=1.23,95%CI(0.86,1.77),P=0.25]、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RR=0.77,95%CI(0.64,0.93),P=0.005]两组方案则相似。结论 CAPIRI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是有效的,毒性反应是可以接受及处理的。
石玲梅耀国王志左洪波龚敏勇
关键词:卡培他滨伊立替康氟尿嘧啶转移性结直肠癌
热敏灸减轻白蛋白紫杉醇治疗晚期肺癌引起的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的临床疗效
2023年
目的探讨热敏灸减轻白蛋白紫杉醇治疗晚期肺癌引起的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九江市中医医院和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白蛋白紫杉醇单药维持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热敏灸治疗,比较两组外周神经病变分级、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手脚麻木改善情况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外周神经病变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正中神经与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快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敏灸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晚期肺癌患者,可改善外周神经病变分级,减轻白蛋白紫杉醇化疗引起的神经毒性反应,缓解手脚麻木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且二者联合治疗不增加患者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发生风险。
梅耀国石玲
关键词:晚期肺癌热敏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