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抑制...
  • 1篇伊马替尼
  • 1篇伊马替尼治疗
  • 1篇抑制剂
  • 1篇制剂
  • 1篇肿瘤
  • 1篇胃肠
  • 1篇胃肠道
  • 1篇胃肠道间质瘤
  • 1篇胃肠道间质肿...
  • 1篇无病生存
  • 1篇疗效
  • 1篇临床疗效
  • 1篇临床疗效与安...
  • 1篇酶抑制剂
  • 1篇激酶
  • 1篇激酶抑制剂
  • 1篇间质

机构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杨弘鑫
  • 1篇沈朝勇
  • 1篇严芝强
  • 1篇陈家驹
  • 1篇王黔
  • 1篇王海斌
  • 1篇张波

传媒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伊马替尼治疗晚期及高危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评价伊马替尼治疗晚期、高危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73例GIST患者资料,其中晚期患者73例,高危患者100例,分别比较两类患者中服用伊马替尼患者与未服药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73例晚期患者平均随访31(6~66)个月;Cox回归分析显示,其中服用伊马替尼患者总生存期(OS)明显长于未服用伊马替尼患者(1年OS:100.0%vs.78.6%,2年OS:93.1%vs.26.1%;HR=0.040,95%CI=0.011~0.152,P=0.000)。100例高危患者平均随访45(6~73)个月;亚组分析示,其中术后服用伊马替尼1年患者较未服药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FS)明显延长(3年RFS:66.7%vs.38.5%;HR=0.341,95%CI=0.134~0.868,P=0.024),而服用伊马替尼2年患者较服用伊马替尼1年患者RFS也明显提高(1年RFS:100.0%vs.100.0%,2年RFS:100.0%vs.88.9%,3年RFS:91.7%vs.66.7%;HR=0.108,95%CI=0.015~0.778,P=0.027);5例术后服用3年伊马替尼患者3年RFS为100.0%。服用伊马替尼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浮肿、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等,以1~2级为主。结论:伊马替尼治疗晚期、高危GIST有较好的安全性,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高危患者术后建议至少服用3年伊马替尼,但是否延长服药年限仍需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
杨弘鑫张波沈朝勇王黔王海斌严芝强陈家驹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蛋白激酶抑制剂无病生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