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明 作品数:32 被引量:70 H指数:4 供职机构: 黄石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miR-7856-5p通过靶向作用3对结直肠癌细胞SW480迁移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索微小RNA(miRNA,miR)-7856-5p对EPH受体A3(EPHA3)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对结直肠癌细胞SW480迁移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系中miR-7856-5p的表达。脂质体转染法分别将miR-7856-5p模拟物和miR-NC转入结直肠癌细胞SW480,分别定义为miR-7856-5p组和miR-NC组。Real-time PCR检测转染效果。Transwell实验和CCK-8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miR-7856-5p的靶基因。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EPHA3的表达。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miR-7856-5p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miR-7856-5p在结直肠癌细胞系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肠黏膜上皮细胞(P<0.05),在SW480细胞中表达最低(P<0.01)。miR-7856-5p组miR-7856-5p的表达明显高于miR-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9±1.09)比(1.06±0.18),P<0.01]。miR-NC组和miR-7856-5p组迁移细胞数量分别为(125.70±14.05)个和(42.01±8.98)个,miR-7856-5p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1)。与miR-NC组比较,miR-7856-5p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生物信息学软件显示miR-7856-5p的靶基因是EPHA3。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证实miR-7856-5p可靶向结合EPHA3基因(P<0.05)。与miR-NC组比较,miR-7856-5p组SW480细胞中EPHA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miR-7856-5p可通过靶向调控EPHA3的表达,抑制结直肠癌细胞SW480的迁移和增殖能力。 董明明 黄耿 彭书江 李新明 袁又能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微RNAS 细胞迁移 miR-3126-5p靶向LASP1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3126-5p抑制靶基因LIM和SH3蛋白1(LIM and SH3 protein 1.LASP1)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HCT116、LoVo、SW480)和正常肠黏膜上皮细胞(HIEC)中miR-3126-5p的表达水平。选择表达水平最低的细胞株作为实验对象,实验分为2组:阴性对照组(转染miR-NC)和miR-3126-5p组(转染miR-3126-5p),转染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miR-3126-5p的表达水平。采用MTS法和划痕愈合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水平和迁移能力。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microRNA.org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别预测和验证miR-3126-5p的靶基因。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靶基因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Mean±SO)表示,两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正常肠黏膜上皮细胞(HIEC)相比,结直肠癌细胞株miR-3126-5p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表达水平最低的细胞株是HCT116细胞(P<0.01)。阴性对照组和miR-3126-5P组HCT116细胞中miR-3126-5p的表达分别为(1.05±0.16)和(7.91±1.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40,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R-3126-5p组HCT116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迁移能力显著下降(t=4.52,F<0.01)。microRNA.org显示miR-3126-5p与LIM和SH3蛋白1(LASP1)基因mRNA存在互补结合位点。miR-3126-5p和L4SP/mRNA能够靶向结合(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R-3126-5p组H CT116细胞中L4SP/基因表达显著降低(t=4.56,P<0.01)。结论结直肠癌细胞株中miR-3126-5p呈低表达,miR-3126-5p能够通过抑制靶基因LASP1降低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汤守元 兰国玉 黄耿 朱钟钟 李新明 罗海平 姜进平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抑制剂FK866对脓毒血症小鼠急性肾损伤组织核因子-κB p65、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活性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抑制剂FK866对脓毒血症小鼠急性肾损伤组织核因子-κB(NF-κB)p65、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6只C57BL/6J小鼠分为6组: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溶剂对照组假手术组(Vehicle组)、单纯FK866给药假手术组(FK866组)、小鼠盲肠穿刺结扎组(CLP组)、Vehicle+CLP组和FK866+CLP组,每组均6只。FK866(10 mg/kg)分别于术后24、12 h及30 min经小鼠腹腔给予10 mg/kg的FK866。观察小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NAMPT、裂解的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胞核核因子NF-κB蛋白、胞质NF-κB抑制因子(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比色法测定活性NF-κB p65及Caspase-3活性。结果CLP-6 h组和CLP-20h组NAMPT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Sham组(0.29±0.05、0.36±0.11比0.64±0.16,P<0.01),假手术对照组(Sham)、CLP-6 h组和CLP-20 h组肾组织中NAMP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9±0.05、0.36±0.11、0.64±0.16,CLP组NAMPT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Sham、Vehicle、FK866、CLP、Vehicle+CLP、FK866+CLP组NF-κB p65活性检测吸光度(A)值分别为0.18±0.01、0.19±0.02、0.18±0.02、0.61±0.09、0.63±0.08、0.34±0.05;胞核NF-κB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47±0.02、0.46±0.02、0.47±0.03、1.19±0.08、1.09±0.07、0.77±0.05;胞质IκBα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69±0.03、0.71±0.04、0.69±0.05、0.21±0.02、0.20±0.03、0.39±0.05;Sham、Vehicle组、FK866、CLP、Vehicle+CLP、FK866+CLP组Caspase-3活性检测A值分别为0.029±0.005、0.310±0.006、0.320±0.005、0.082±0.009、0.086±0.008、0.052±0.005;cleaved 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26±0.02、0.25±0.02、0.26±0.03、0.36±0.05、0.49±0.06、0.34±0.04。经FK866预处理后,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小鼠盲肠结扎穿刺可显著上调肾组织及血清NAMPT蛋白含量,NAMPT抑制剂FK866可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减� 张贤珍 罗海平 陈佳锦 李新明关键词:脓毒血症 急性肾功能损伤 12例严重肝外伤近期再手术分析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严重肝外伤近期再手术原因。方法:对12例严重肝外伤近期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严重肝外伤近期再手术病例中,肝外伤属Ⅲ级者4例,Ⅳ级7例,Ⅴ级1例;12例均行再次手术治疗,其中肝缝合修补7例,同时行肝动脉结扎2例,不规则肝切除3例,同时行肾切除1例,脾切除2例,肝后下腔静脉修补1例,腹膜后血肿清除1例;12例手术者均治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后再出血是严重肝外伤近期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初次手术的全面合理的处理是防止再次手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李新明 史火喜 胡如进 邹勇 夏国斌 王进关键词:肝外伤 再手术 黑色素瘤抗原基因-3在直肠癌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检测黑色素瘤抗原基因3(MAGE3)在直肠癌中的表达,探索其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在直肠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RT PCR法,对33例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相应距肿瘤边缘(5±1)cm的癌旁组织和手术切缘(乙状结肠端)以及3例直肠息肉标本(无瘤)的MAGE3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对RT PCR扩增产物中的目的基因片段进行DNA测序验证。结果33例直肠癌组织中,MAGE3基因的表达阳性率为42.42%(14/33),在癌旁组织和手术切缘组织中,MAGE3基因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8.18%(6/33)和15.15%(5/33),3例直肠息肉标本未见MAGE3表达。肿瘤组织MAGE3基因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手术切缘组织(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基于MAGE3基因在直肠癌中的高表达率,MAGE3表达的蛋白可以作为一种有前途的靶点用于免疫治疗,同时有望成为一种筛查和随访指标。 李新明 陶凯雄 王国斌 张宁 吴相柏 张景辉 田源关键词:直肠癌 基因表达 黑色素肿瘤抗原基因-1,-3在直肠癌的表达及意义 史火喜 李新明 裴斐 凌念 刘守琴 贾永红 张贤珍 李苓 袁又能 张景辉 该课题是2007年度黄石市医药卫生科研立项项目(黄科技农发[2007]1号),该课题为了检测黑色素瘤抗原基因-1,-3(MAGE-1,MAGE-3)在直肠癌、癌旁组织及手术切缘中的表达情况,分析MAGE-1,MAGE-3...关键词:关键词:黑色素瘤 直肠癌 临床病理 免疫治疗 黑色素肿瘤抗原基因-1,-3表达与直肠癌肝转移组织的表达 王弘 刘世利 张景辉 袁又能 陈雯 余丽清 史火喜 李新明 李苓 裴斐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根据WHO2003年公布的数据,2000年全球共有恶性肿瘤患者1000万,因恶性肿瘤而死亡的人数高达620万。据调查,中国现有癌症病人300多万人,并以每年百分之三的速度递增且呈年轻...关键词:关键词:直肠癌 RNA干扰靶向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对大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RNA干扰(RNAi)技术能否有效抑制大肠癌LoVo细胞株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以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质粒表达载体pU6-EGFR-shRNA-1和pU6-EGFR-shRNA-2;脂质体瞬时转染后24、48、72、96、144 h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GFR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分5组:A组:LoVo细胞组;B组:Lipofectamine2000组;C组:对照载体HK组;D组:pU6-EGFR-shRNA-1组;E组:pU6-EGFR-shRNA-2组。结果D组E组细胞转染shRNA后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G_0~G_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减少,细胞凋亡率增加,对数生长期延迟,以48 h效果最显著,和A组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干扰作用降低。结论两条EGFR-shRNA均可有效抑制大肠癌LoVo细胞EGFR表达,阻滞更多的细胞位于G_0~G_1期,促进细胞凋亡而抑制细胞增殖。 陶凯雄 吴相柏 王国斌 陈道达 张宁 李新明关键词:RNA干扰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大肠癌 脱噬作用 腹壁缺损关闭法在肠管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腹壁缺损关闭法在肠管造口还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分别应用传统方法(23例)和改良方法(23例)关闭造口部位腹壁缺损的病人46例的临床资料,对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切口感染、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与传统方法比较,改良方法组病人手术时间明显缩短[(42.3±12.9)min比(55.4±14.7)min,t=3.212,P=0.002];术后疼痛评分更低[(3.9±2.8)分比(5.5±2.2)分,t=2.155,P=0.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术后初次排便时间、切口感染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造口还纳手术中改良腹壁缺损关闭法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症状轻,值得临床应用。 李新明 王宏志 董明明关键词:腹壁缺损 人工肛门扩张器的临床应用研究 2009年 目的评价人工肛门扩张器对人工肛门排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观察扩肛器组、手指法扩肛组和对照组共60例患者的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困难症状评分。结果①扩肛器组患者大便性状评分较手指法扩肛组和对照组都有较明显改善(P〈0.01)。②扩肛器组患者排便困难程度较手指法扩肛组和对照组都有较明显改善(P〈0.05)。③人工肛门扩张器治疗后患者排便次数较手指法扩肛组和对照组都无差异(P〉0.05)。结论我们的人工肛门扩张器较之手法扩肛,更能改善患者的大便性状和排便困难程度,并且不增加排便次数。作为符合人性化的器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黄绪群 曾辉 李新明 熊仁海关键词:人工肛门 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