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斌

作品数:67 被引量:265H指数:10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等效性
  • 21篇生物等效
  • 21篇生物等效性
  • 20篇中医
  • 20篇健康受试者
  • 17篇中国健康受试...
  • 17篇生物等效性研...
  • 12篇中药
  • 11篇证候
  • 10篇药代
  • 10篇药代动力学
  • 10篇质谱
  • 9篇中医证
  • 9篇中医证候
  • 8篇胶囊
  • 8篇癌痛
  • 7篇色谱
  • 7篇疗效
  • 6篇液相
  • 6篇液相色谱

机构

  • 61篇辽宁中医药大...
  • 25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大连市中医院
  • 2篇鞍山曙光医院
  • 2篇瓦房店市中心...
  • 2篇南京海纳制药...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山东新华制药...
  • 1篇扬子江药业集...
  • 1篇辽宁省肿瘤医...
  • 1篇华中药业股份...
  • 1篇江苏天士力帝...
  • 1篇四川科伦药业...
  • 1篇安徽万邦医药...
  • 1篇江苏万邦生化...
  • 1篇湖北荆江源制...
  • 1篇南京海纳医药...

作者

  • 67篇李晓斌
  • 59篇王文萍
  • 41篇王华伟
  • 40篇喻明
  • 20篇隋鑫
  • 12篇李晓
  • 11篇吴秀君
  • 11篇马然
  • 9篇韩可丽
  • 8篇杨关林
  • 7篇曹琦琛
  • 6篇汪楠
  • 6篇张锡玮
  • 5篇曹莹
  • 4篇王垂杰
  • 4篇赵友林
  • 4篇李琳
  • 4篇陈颖萍
  • 3篇焦晓民
  • 3篇张君

传媒

  • 21篇中国临床药理...
  • 7篇实用中医内科...
  • 6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环球中医药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年份

  • 6篇2023
  • 10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运用“久病及肾”及“久病入络”理论探讨癌症骨转移病机及治疗原则被引量:14
2011年
运用中医"久病及肾"及"久病入络"理论来探讨癌症骨转移的发病机制,根据其病机关键而设立癌症骨转移的治疗原则,即补肾壮骨、活血化瘀、舒经通络之法。
王艳王文萍李晓斌曹琪琛
关键词:癌症骨转移久病入络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癌痛外治方剂组方规律的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辽宁中医药大学癌痛Access数据库"中收载的方剂组方规律。方法:收集"辽宁中医药大学癌痛Access数据库"中主治癌痛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癌痛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105个治疗癌痛外治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演化得到药物核心组合50个、外治新处方10个。结论:方剂以活血祛瘀止痛药物多见。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可实现对方剂数据录入、管理、查询和分析,是一个有价值的中医药研究辅助工具。
王华伟隋鑫喻明李晓斌王文萍
关键词: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癌痛组方规律
胃溃疡活动期中医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明确胃溃疡(GU)活动期最常见症状及主要中医证候类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多所三级甲等医院2007年8月~2009年8月间就诊的581例门诊或住院GU活动期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的调查。[结果]在全部接受调查的GU患者中毒热证出现的频率为83.99%,非毒热证占16.01%。GU活动期毒热证中最常见的症状是胃脘疼痛、烦躁、反酸、口干、嘈杂、口苦,患者舌色多红,舌苔多偏黄。[结论]GU活动期最常见的证候类型是毒热证,在治疗GU活动期患者时要分清标本虚实,并着重从毒热论治。
王垂杰李晓斌喻明王文萍李玉锋周学文
关键词: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洛芬葡锌那敏分散片与复方锌布颗粒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
2010年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比较洛芬葡锌那敏分散片和复方锌布颗粒(抗组胺药)的生物等效性。方法用随机开放双周期自身交叉单剂量给药试验设计,清洗期为2周。20名健康受试者分别单次空腹口服洛芬葡锌那敏分散片(受试制剂)和复方锌布颗粒(参比制剂)(均相当于马来酸氯苯那敏4mg)。以引达帕胺为内标,用ESI正离子选择性反应监测(SRM)模式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及评价生物等效性。结果以2种药物中的氯苯那敏为计,洛芬葡锌那敏分散片(受试制剂)和复方锌布颗粒(参比制剂)的Cmax分别为(12.27±3.04),(13.47±3.52)ng·mL-1;tmax分别为(2.43±1.49),(2.10±1.07)h;AUC0-t分别为(303.17±91.39),(315.58±76.78)ng·h·mL-1;AUC0-∞分别为(355.19±120.30),(365.71±100.48)ng·h·mL-1;t1/2分别为(24.86±5.83),(24.71±5.96)h。受试制剂相对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F为(99.80±41.20)%。结论洛芬葡锌那敏分散片(受试制剂)和复方锌布颗粒(参比制剂)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生物等效。
李晓曹琦琛张锡玮李晓斌韩可丽王文萍
关键词:马来酸氯苯那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生物等效性
中药临床试验肝肾功能指标异常值的分析与评价
目的:建立药物临床试验肝肾功能指标异常值不良反应数据库,通过对中药临床试验肝肾功能指标异常值的分析与评价,研究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中指标异常意义的判定与解释存在的问题及肝肾功能异常与药物的相关性。 方法:通过查询、收集200...
李晓斌
关键词:中药肝肾功能异常值
文献传递
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2023年
目的 评价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2周期、双交叉、单剂量设计。空腹试验和餐后试验各入组26例健康受试者,每周期单次口服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0.15 g。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克林霉素血药浓度,用SAS 9.4、Phoenix WinNonlin~? 7.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 空腹试验盐酸克林霉素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分别为(2 802.00±655.00)和(2 548.00±631.00)ng·mL^(-1),AUC_(0-t)分别为(8 336.72±3 729.41)和(8 001.35±3 044.83)ng·mL^(-1)·h, AUC_(0-∞)分别为(8 581.60±3 872.29)和(8 205.41±3 095.73)ng·mL^(-1)·h。餐后试验盐酸克林霉素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分别为(2 102.00±553.00)和(2 307.00±696.00)ng·mL^(-1),AUC_(0-t)分别为(9 982.76±4 057.97)和(10 323.47±4 746.60)ng·mL^(-1)·h, AUC_(0-∞)分别为(10 304.37±4 301.11)和(10 736.30±5 076.38)ng·mL^(-1)·h。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C_(max)、AUC_(0-t)、AUC_(0-∞)几何均值比值的90%置信区间均在84.11%~118.85%之间。试验过程中空腹和餐后试验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6.92%(7例/26例)和34.62%(9例/2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空腹及餐后条件下,2种制剂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且安全性良好。
隋鑫王文萍王华伟李晓斌喻明曹莹陈璐
关键词:盐酸克林霉素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生物等效性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证候学特征,明确各证候的症状构成特点。[方法]通过对我院2005年9月至2005年11月间连续就诊的门诊或住院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0例进行中医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症状是乏力,在全部接受调查的肾衰患者中出现的频率为90~95%,其次较常出现的症状是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舌苔多色白稍厚,脉象多以沉脉为主。[结论]"乏力"几乎在每个慢性肾衰患者都可见到,是慢性肾衰竭常见的全身伴随症状,在确定中医证候主次症时,应考虑将其作为各类证候的主症之一。同时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时要分清标本虚实并着重从脾肾论治。
杨关林王文萍何学红李晓斌王天芳赵燕李琳远方王圣治李晓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学术探讨被引量:16
2015年
收集2002—2012年11年间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56个临床试验机构主持及参与的临床试验项目,对项目总结/统计报告中不良反应进行汇总,分析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提高对中药新药安全性的认识。收录14个专业209个项目共73050个病例,其中中药新药组49689个病例,中药新药导致的不良反应共27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5%。3个月〈中长疗程≤6个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1.04%,短疗程≤半个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48%。外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1.28%〉注射给药0.63%〉口服给药0.50%。仅使用试验药时,贴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2.68%,气雾剂、栓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试验药合并使用模拟剂时,外用试验贴剂+胶囊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3.38%,胶囊剂+口服液、丸剂+颗粒、片剂+口服液、片剂+丸剂、片剂+胶囊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单用试验药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7%,合并模拟剂(用药体积增加)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74%。不同用药剂量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所不同,全疗程使用剂量在1100~1200g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3.36%,在500~600,900~10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g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综上,中药新药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仍较高为0.55%,11年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47%~0.72%,各年度无明显的差异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疗程、给药途径、剂型、用药体积关系密切,与疗程内用药剂量的多少无明显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随着试验疗程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用药体积的增加而增加;单用试验药时,外用剂型、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于口服给药剂型。应对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中疗程长、用药体积大、�
王文萍喻明王丽姜希仁李晓斌王华伟曹莹刘凯黄璐琦
关键词:中药新药
国产头孢克肟胶囊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2021年
目的研究国产头孢克肟胶囊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药动学,评价国产制剂与原研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空腹/餐后、随机、开放、两周期、双交叉试验设计。空腹组和餐后组分别入组32名和26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每周期单次空腹或餐后口服头孢克肟胶囊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0.1 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头孢克肟血药浓度。采用Phoenix WinNonlin■8.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对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健康受试者空腹状态下单次口服头孢克肟胶囊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0.1 g后的药动学参数如下:C_(max)、AUC_(0-t)和AUC_(0-∞)的算术均值分别为1805.23μg/L和1600.59μg/L、14379.42μg·h/L和13144.83μg·h/L、14802.91μg·h/L和13516.38μg·h/L。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C_(max)、AUC_(0-t)、AUC_(0-∞)几何均值的比值分别为114.31%、109.61%、109.66%;90%CI分别为104.66%~124.84%、100.28%~119.80%、100.26%~119.94%。健康受试者餐后状态下单次口服头孢克肟胶囊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0.1 g后的头孢克肟药动学参数如下:C_(max)、AUC_(0-t)和AUC_(0-∞)的算术均值分别为965.27μg/L和913.62μg/L、8093.34μg·h/L和7624.80μg·h/L、8488.29μg·h/L和7956.31μg·h/L。头孢克肟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C_(max)、AUC_(0-t)、AUC_(0-∞)几何均值的比值分别为104.65%、104.04%、104.49%;90%CI分别为95.35%~114.86%、94.98%~113.96%、95.49%~114.33%。结论国产头孢克肟胶囊制剂与参比制剂在空腹和餐后给药条件下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隋鑫李晓斌王华伟曹莹喻明陈璐王文萍
关键词:头孢克肟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性
膀胱癌分子水平治疗研究进展及中药作用机制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对膀胱癌分子水平相关治疗,包括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icroRNA(miRNA)、肿瘤干细胞相关靶点、丙酮酸激酶、Toll样受体2(TLR2)、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及受体信号通路相关靶点等进行论述,了解膀胱癌发病机制,探讨分子水平治疗研究进展,在分子水平层面上解决肿瘤高异质性带来的治疗困难,探索该病精准化治疗方案。同时对该病治疗常用中药进行富集分析等研究,讨论中药治疗膀胱癌的机制及相关中药的潜在靶点。
张娇蕊李晓斌战祥毅王文萍
关键词:膀胱癌分子中药免疫代谢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