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骞

作品数:15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理学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0篇电极
  • 8篇甲醇
  • 8篇甲醇氧化
  • 6篇PT电极
  • 5篇PT
  • 4篇电化学
  • 4篇光谱
  • 4篇光谱研究
  • 4篇红外
  • 4篇红外光
  • 4篇红外光谱
  • 4篇红外光谱研究
  • 3篇氧还原
  • 3篇上甲
  • 3篇碳纳米管
  • 3篇漆酶
  • 3篇酰胺
  • 3篇微分
  • 3篇纳米
  • 3篇纳米管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技大学

作者

  • 15篇陶骞
  • 13篇陈艳霞
  • 10篇廖玲文
  • 9篇刘少雄
  • 5篇李明芳
  • 4篇徐杰
  • 3篇方兰兰
  • 3篇康婧
  • 3篇曾涵
  • 3篇耿斌
  • 2篇张普
  • 1篇廖铃文
  • 1篇陈栋
  • 1篇蔡俊

传媒

  • 4篇中国化学会第...
  • 2篇Chines...
  • 1篇电化学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化...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13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醇在PtRu电极上吸附与氧化的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研究
<正>在流动电解池中利用衰减全反射原位红外光谱与电化学联用技术,在控制氧化电位的条件下研究甲醇在Pt和PtRu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过程,讨论两种电极上甲醇氧化的表面吸附
刘少雄陶骞廖玲文陈艳霞
关键词:甲醇氧化PT
文献传递
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与电化学微分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燃料电池电催化领域的应用
<正>本工作将介绍最新发展的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和微分电化学质谱的联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装置。并以C1小分子在铂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为例,展示利用这门技术通过单一实验就能同时获
陶骞廖玲文刘少雄徐杰陈艳霞
关键词:甲醇氧化PT
文献传递
甲醇在PtRu电极上吸附与氧化的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研究
刘少雄陶骞廖玲文陈艳霞
关键词:甲醇氧化PT
钯电极活性表面积的计算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测量双电层电容、氧化物还原、欠电位沉积铜和一氧化碳脱附的电量四种方法估算了多晶钯电极的活性表面积.结果表明,使用第二和第三种方法计算得到的钯电极活性表面积有较好的一致性,误差小于5%,为了使另外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面积与之相近,推断单位面积双电层电容双电层电容为23.1t0.4μF/cm2,饱和吸附一氧化碳的覆盖度大约为0.66ML,讨论了使用这些方法在确定多晶钯电极活性面积时的关键步骤及适用性.
方兰兰陶骞李明芳廖玲文陈栋陈艳霞
关键词:双电层电容氧吸附欠电位沉积
室温下Pt电极上CO的脱附机理
2011年
利用流动电解池与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温度和阴离子竞争吸附等因素对室温下Pt电极上COad的脱附机理与动力学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溶液中有Cl-或硫酸根等离子时,室温下未观察到COad从电极表面脱附.但是当溶液相存在与COad的吸附能相当甚至比之更大的粒子如CO或CN-时,COad可以被取代而从电极表面脱附.红外光谱表明吸、脱附过程中CN-ad与COad的红外谱带强度存在反线性的关系,而且变温实验估算得到COad的脱附能垒小于40kJmol-1,该脱附能垒远比CO的吸附能(>60kJmol-1)小.上述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室温下COad在Pt电极上的脱附不是热激发脱附.据此结果,本文详细地讨论了我们早先提出的吸附驱动的脱附机理的历程与能量来源.
刘少雄康婧耿斌陶骞陈艳霞
关键词:铂电极CO
漆酶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氧还原性能研究
曾涵陶骞李明芳方兰兰陈艳磊
关键词:氧还原漆酶聚芳酰胺碳纳米管
Pt电极上CO的同位素取代吸附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依据偶极耦合理论和相干势近似方法,合理选择粗糙电极上吸附分子的频率分布函数、一氧化碳(CO)吸附层的结构参数以及偶极耦合作用常数,对13CO/12CO同位素取代过程记录的红外光谱进行了拟合.研究发现,只有在拟合过程中引入低频CO分子优先取代,就可成功地模拟整个同位素取代过程的红外光谱随表面吸附的13CO/12CO组分的变化,并由此提出了吸附驱动的脱附机理,COad的脱附不是热激发脱附,而是吸附到表面的CO分子为其邻近位置COad的脱附提供能量.伸缩振动频率较低的COad处于台阶或缺陷位等较开阔的位置(尽管其吸附能较高),周围有较大的空间,利于来自溶液的CO分子的吸附,因此在台阶或缺陷位优先发生同位素的取代.
梁桑梓刘少雄廖玲文陶骞康婧陈艳霞
关键词:CO
Pt电极上甲醇氧化的微分电化学质谱研究
陶骞廖玲文刘少雄徐杰陈艳霞
关键词:甲醇氧化PT
聚芳酰胺-多壁碳纳米管混合物固定漆酶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被引量:11
2010年
以聚芳酰胺-多壁碳纳米管混合物为载体,利用漆酶表面氨基与聚芳酰胺主链端羧基的共价偶联以及碳纳米管与漆酶间的疏水作用,构筑了具有较高稳定性和电催化活性的漆酶修饰电极.并对该固酶修饰电极的固酶量、酶活力、电化学行为及其电催化氧还原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对漆酶分子具有亲和力的聚芳酰胺芳环结构及聚芳酰胺端羧基与漆酶表面氨基的共价偶联避免了漆酶的脱落和变性.而碳纳米管与聚芳酰胺的混合使得该三维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子导电性,并成功地实现了漆酶的氧化还原活性位与电极之间的直接电荷转移,这一点可由在0.73和0.38V附近观察到漆酶的T1和T2(漆酶的T1,T2铜活性位的形式电位分别为0.78和0.39V(vsNHE))铜活性位的两对氧化还原峰确认.漆酶的担载量为56.0mg·g-1,具有电化学活性的漆酶占总担载漆酶量的68%.在pH=4.4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该修饰电极上氧气还原的起始电位为0.55V,其对氧气的米氏常数KM为55.8μmo·lL-1,对氧气的检测限为0.57μmo·lL-1.在4℃下保存两个月后能实现直接电荷转移的漆酶量仅下降了14%左右而氧还原超电势提高了约50mV.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有望用作酶基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和电流型氧气传感器.
曾涵廖铃文李明芳陶骞康婧陈艳霞
关键词:漆酶氧还原生物电催化
Pt电极上甲醇氧化的微分电化学质谱研究
<正>本文利用在线微分电化学质谱与双薄层流动电解池联用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甲醇的浓度和电极电位对甲醇氧化的影响。通过分析在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和甲酸甲脂的量,并与反
陶骞廖玲文刘少雄徐杰陈艳霞
关键词:甲醇氧化PT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