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玲文

作品数:21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理学
  • 3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5篇电极
  • 7篇氧还原
  • 7篇甲醇
  • 7篇甲醇氧化
  • 7篇PT
  • 6篇电池
  • 6篇动力学
  • 6篇燃料电池
  • 5篇氧还原反应
  • 5篇PT电极
  • 4篇电极反应
  • 4篇光谱
  • 4篇光谱研究
  • 4篇红外
  • 4篇红外光
  • 4篇红外光谱
  • 4篇红外光谱研究
  • 3篇电化学
  • 3篇质子交换
  • 3篇质子交换膜

机构

  • 19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科技大学
  • 1篇北海道大学
  • 1篇合肥微尺度物...

作者

  • 21篇廖玲文
  • 20篇陈艳霞
  • 10篇陶骞
  • 9篇刘少雄
  • 6篇李明芳
  • 5篇康婧
  • 4篇徐杰
  • 4篇蔡俊
  • 3篇郑勇力
  • 2篇方兰兰
  • 2篇梅东
  • 2篇陈栋
  • 2篇耿斌
  • 2篇张普
  • 1篇叶深
  • 1篇陈全军
  • 1篇杨帆
  • 1篇汤志强
  • 1篇陈微
  • 1篇陈微

传媒

  • 5篇Chines...
  • 4篇电化学
  • 3篇中国化学会第...
  • 2篇中国科学:化...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0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氨酸修饰的Pt(111)电极上的氧还原
2013年
利用单晶旋转圆盘电极技术(Hanging Meniscus Rotating Disk Electrode,HMRD)在硫酸和高氯酸溶液中,分别研究了甘氨酸修饰的Pt(111)电极表面氧分子的电催化还原反应.实验发现:在硫酸溶液中,经甘氨酸修饰的Pt(111)电极表面的氧还原活性明显提高,其中氧还原的半波电位与Pt(111)电极的相比正移约0.1 V,而在高氯酸溶液中,甘氨酸修饰的Pt(111)电极的活性几乎没有发生变化.该实验结果表明:甘氨酸修饰的Pt(111)电极一方面抑制了SO42-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另一方面又能在电极表面提供相邻的空位供氧分子吸附.通过与文献中报道的CN-修饰的Pt(111)电极上的氧还原结果的对比,可以推测甘氨酸修饰的Pt(111)电极表面氧还原活性提高,是由于甘氨酸在Pt(111)表面可能先被氧化成CN-后吸附在电极表面,进而促进了氧分子的电催化还原反应.
李明芳康婧廖玲文陈艳霞叶深
关键词:氧还原
氧还原方法学及其催化剂研究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能在室温附近直接将化学能高效地转换为电能,运行时几乎不排放或仅排放少量污染物。自1960年代以来,该技术一直被世界各国重视。但是该技术目前尚未实现大规模的商品化。在性能最好的铂基催化剂上,氧电催化还...
廖玲文
关键词:催化剂电极反应
金电极上氢析出反应的温度效应
2012年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多晶金电极在0.1mol/LHClO4和0.1mol/LKOH中氢析出反应的温度效应.在278-333K时,随温度和电位的增加氢析出反应电流显著增加,在酸性溶液中Tafel斜率从118mV/dec增加到146mV/dec,超电势从0.2V增加到0.35V时,其活化能从37kJ/mol降低至30kJ/mol,反应的指前因子比在碱性溶液中的高出一个数量级.在碱性溶液中Tafel斜率约为153±15mV/dec,且未呈现明显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平衡电位的反应活化能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分别约为48和134kJ/mol.当超电势增加时,在碱性溶液中的指前因子单调增加,在酸性溶液中指前因子不随电位而变化.还讨论了金电极上氢析出反应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具有不同的随电势变化的动力学参数的原因及其与反应机理的联系.
汤志强廖玲文郑勇力康婧陈艳霞
关键词:金电极温度效应活化能
电化学测量中的欧姆电压降补偿问题被引量:1
2021年
对工作电极与参比电极之间的溶液电阻(Ru)进行准确的欧姆电压降补偿是获取可靠的电化学实验结果的前提,但测量中该如何进行补偿尚未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本文首先探究了工作电极与Luggin毛细管末端距离对Ru的影响。随后对比了Autolab PGSTAT 302N、CHI系列恒电位仪的交流阻抗法与CHI系列恒电位仪所测得Ru的差别。并且以铂电极上的氢析出反应为例,探究了灵敏度、补偿百分比以及仪器等因素对补偿后HER极化曲线带来的影响。深入讨论了产生这些偏差的原因,最后给出了规避和减轻此类问题以实现准确有效的欧姆电压降补偿的建议。
陈佳琦叶旭旭廖玲文韦臻许绵乐陈艳霞
关键词:电化学测试灵敏度
揭示电极反应的内在动力学:受传质影响下的旋转圆盘电极体系的极限扩散电流合理解析
2022年
旋转圆盘电极体系被广泛用于研究可能因反应物传质不足而受影响的电催化反应动力学.在该体系中,通过Koutecky-Levich方程计算的特定超电势下的动力学电流密度通常用作评价电催化剂活性的指标.然而,普遍发现在文献中没有合理辨析极限扩散电流密度.相比于动力学电流密度,实验测量的电流密度对极限扩散电流密度进行归一化(电流密度与极限电流的比值j/j)的方法,也经常出现其有效性不合理的情况.本文通过以氧还原反应/氢气氧化反应/氢析出反应为例,证明了从实验数据中合理解析在不同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同一反应的实际极限扩散电流密度对于准确推导动力学电流密度的方法.分析揭示了归一化电流(j/j)是一个粗略的活性指标,它只能用于定性比较在传质和电极粗糙度因子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的活性趋势.除此之外,如果用归一化电流此作为活性指标去比较内在的活性,则需要排除浓差超电势的影响.
许绵乐陈微廖玲文韦臻蔡俊陈艳霞
关键词:传质
甲醇在PtRu电极上吸附与氧化的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研究
刘少雄陶骞廖玲文陈艳霞
关键词:甲醇氧化PT
钯电极活性表面积的计算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测量双电层电容、氧化物还原、欠电位沉积铜和一氧化碳脱附的电量四种方法估算了多晶钯电极的活性表面积.结果表明,使用第二和第三种方法计算得到的钯电极活性表面积有较好的一致性,误差小于5%,为了使另外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面积与之相近,推断单位面积双电层电容双电层电容为23.1t0.4μF/cm2,饱和吸附一氧化碳的覆盖度大约为0.66ML,讨论了使用这些方法在确定多晶钯电极活性面积时的关键步骤及适用性.
方兰兰陶骞李明芳廖玲文陈栋陈艳霞
关键词:双电层电容氧吸附欠电位沉积
Pt电极上CO的同位素取代吸附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依据偶极耦合理论和相干势近似方法,合理选择粗糙电极上吸附分子的频率分布函数、一氧化碳(CO)吸附层的结构参数以及偶极耦合作用常数,对13CO/12CO同位素取代过程记录的红外光谱进行了拟合.研究发现,只有在拟合过程中引入低频CO分子优先取代,就可成功地模拟整个同位素取代过程的红外光谱随表面吸附的13CO/12CO组分的变化,并由此提出了吸附驱动的脱附机理,COad的脱附不是热激发脱附,而是吸附到表面的CO分子为其邻近位置COad的脱附提供能量.伸缩振动频率较低的COad处于台阶或缺陷位等较开阔的位置(尽管其吸附能较高),周围有较大的空间,利于来自溶液的CO分子的吸附,因此在台阶或缺陷位优先发生同位素的取代.
梁桑梓刘少雄廖玲文陶骞康婧陈艳霞
关键词:CO
Pt电极上甲醇氧化的微分电化学质谱研究
陶骞廖玲文刘少雄徐杰陈艳霞
关键词:甲醇氧化PT
利用K-L方程估算旋转圆盘电极体系反应动力学电流的误差来源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旋转圆盘电极(RDE)体系主要用于低溶解度反应物的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在利用RDE技术研究不可逆电极反应动力学时,人们常利用Koutecky-Levich方程排除传质的影响,从总电流估算反应的动力学电流.由于K-L方程是建立在系统满足稳态扩散模型的基础上,实际运用时如果体系偏离稳态扩散,就有可能对估算的动力学参数造成很大误差.本文以氧气在多晶铂电极上的还原反应为例系统地估算了不同氧气浓度与电极转速下的误差,结果表明低氧气浓度与低圆盘转速的情况不满足稳态扩散条件,若此时仍根据K-L方程利用外推法进行分析,误差可达30%.因此作者建议,在RDE体系中利用K-L方程估算动力学参数时,最好忽略低浓度与低转速下的数据,直接使用较高浓度与较高转速下的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
陈微廖玲文何政达陈艳霞
关键词:氧还原反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