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明芳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理学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6篇电极
  • 6篇氧还原
  • 3篇电池
  • 3篇修饰
  • 3篇碳纳米管
  • 3篇漆酶
  • 3篇燃料电池
  • 3篇酰胺
  • 3篇纳米
  • 3篇纳米管
  • 3篇聚芳酰胺
  • 2篇电化学
  • 2篇动力学
  • 2篇性能研究
  • 2篇修饰电极
  • 2篇氧还原反应
  • 2篇PT
  • 1篇单晶电极
  • 1篇电催化
  • 1篇电化学行为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北海道大学

作者

  • 10篇李明芳
  • 8篇陈艳霞
  • 6篇廖玲文
  • 5篇陶骞
  • 4篇方兰兰
  • 3篇曾涵
  • 3篇蔡俊
  • 2篇康婧
  • 2篇梅东
  • 1篇叶深
  • 1篇廖铃文
  • 1篇刘少雄
  • 1篇徐杰
  • 1篇陈栋
  • 1篇杨帆

传媒

  • 3篇Chines...
  • 1篇电化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5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d/Pt二元合金电极的制备及氧还原性能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Pt置换取代经欠电位沉积的亚单层Cu的方法,制备了不同组成的Pd/Pt二元合金电极(用Pd/Ptx表示,x表示Pt置换取代欠电位沉积Cu过程的次数),并对其表面元素组成和氧还原性能进行了表征.在控制欠电位沉积Cu的下限电位恒定(0.34 V)的条件下,表面Pd/Pt的元素组成比通过重复Pt置换取代欠电位沉积Cu的次数(1~5次)来调控.光电子能谱(XPS)以及红外光谱实验结果表明,Pd/Ptx电极表面的Pd/Pt元素组成比随着Pt沉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对Pd/Pt4电极,在电极表层约2~3 nm厚度内的Pt/Pd原子比为1∶4,最表层的Pt/Pd原子比为4∶1.循环伏安结果显示,随着Pt沉积次数的增加(1~5次),Pd/Ptx电极表面越来越不易氧化.氧还原测试结果显示,随着Pt沉积次数(1~4次)的增加,Pd/Ptx二元金属电极的氧还原活性依次增加,经过第3次沉积后其氧还原活性已优于纯Pt,而经4次以上沉积后其氧还原活性基本不变.在其它反应条件相同时,Pd/Pt4电极上氧还原的半波电位与纯Pt相比右移约25 mV.可初步认为Pd/Ptx二元金属体系氧还原性能的改善主要源自表层Pd原子让邻近的Pt原子上含氧物种的吸附能降低.
方兰兰廖玲文刘少雄蔡俊李明芳陈艳霞
关键词:燃料电池
甘氨酸修饰的Pt(111)电极上的氧还原
2013年
利用单晶旋转圆盘电极技术(Hanging Meniscus Rotating Disk Electrode,HMRD)在硫酸和高氯酸溶液中,分别研究了甘氨酸修饰的Pt(111)电极表面氧分子的电催化还原反应.实验发现:在硫酸溶液中,经甘氨酸修饰的Pt(111)电极表面的氧还原活性明显提高,其中氧还原的半波电位与Pt(111)电极的相比正移约0.1 V,而在高氯酸溶液中,甘氨酸修饰的Pt(111)电极的活性几乎没有发生变化.该实验结果表明:甘氨酸修饰的Pt(111)电极一方面抑制了SO42-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另一方面又能在电极表面提供相邻的空位供氧分子吸附.通过与文献中报道的CN-修饰的Pt(111)电极上的氧还原结果的对比,可以推测甘氨酸修饰的Pt(111)电极表面氧还原活性提高,是由于甘氨酸在Pt(111)表面可能先被氧化成CN-后吸附在电极表面,进而促进了氧分子的电催化还原反应.
李明芳康婧廖玲文陈艳霞叶深
关键词:氧还原
钯电极活性表面积的计算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测量双电层电容、氧化物还原、欠电位沉积铜和一氧化碳脱附的电量四种方法估算了多晶钯电极的活性表面积.结果表明,使用第二和第三种方法计算得到的钯电极活性表面积有较好的一致性,误差小于5%,为了使另外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面积与之相近,推断单位面积双电层电容双电层电容为23.1t0.4μF/cm2,饱和吸附一氧化碳的覆盖度大约为0.66ML,讨论了使用这些方法在确定多晶钯电极活性面积时的关键步骤及适用性.
方兰兰陶骞李明芳廖玲文陈栋陈艳霞
关键词:双电层电容氧吸附欠电位沉积
漆酶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氧还原性能研究
曾涵陶骞李明芳方兰兰陈艳磊
关键词:氧还原漆酶聚芳酰胺碳纳米管
铂电极上氧还原机理与动力学的研究
氧还原反应作为各种燃料电池,空气燃料电池以及其他重要过程的阴极反应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从催化领域的观点来说,铂及其铂合金催化剂因为是低温燃料电池中活性最好的催化剂,因此以其作为工作电极的氧还原得到了最多的关注。相比于氢氧化...
李明芳
关键词:铂电极空气燃料电池
文献传递
漆酶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氧还原性能研究
<正>本工作制备了漆酶/多重壁碳纳米管-聚芳酰胺/玻碳电极,系统研究了制备漆酶修饰电极的稳定性以及对氧还原的活性。发现将纯化过的多重碳纳米管与表面羧基被活化过的聚
曾涵陶骞李明芳方兰兰陈艳霞
关键词:氧还原漆酶聚芳酰胺碳纳米管
文献传递
聚芳酰胺-多壁碳纳米管混合物固定漆酶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被引量:11
2010年
以聚芳酰胺-多壁碳纳米管混合物为载体,利用漆酶表面氨基与聚芳酰胺主链端羧基的共价偶联以及碳纳米管与漆酶间的疏水作用,构筑了具有较高稳定性和电催化活性的漆酶修饰电极.并对该固酶修饰电极的固酶量、酶活力、电化学行为及其电催化氧还原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对漆酶分子具有亲和力的聚芳酰胺芳环结构及聚芳酰胺端羧基与漆酶表面氨基的共价偶联避免了漆酶的脱落和变性.而碳纳米管与聚芳酰胺的混合使得该三维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子导电性,并成功地实现了漆酶的氧化还原活性位与电极之间的直接电荷转移,这一点可由在0.73和0.38V附近观察到漆酶的T1和T2(漆酶的T1,T2铜活性位的形式电位分别为0.78和0.39V(vsNHE))铜活性位的两对氧化还原峰确认.漆酶的担载量为56.0mg·g-1,具有电化学活性的漆酶占总担载漆酶量的68%.在pH=4.4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该修饰电极上氧气还原的起始电位为0.55V,其对氧气的米氏常数KM为55.8μmo·lL-1,对氧气的检测限为0.57μmo·lL-1.在4℃下保存两个月后能实现直接电荷转移的漆酶量仅下降了14%左右而氧还原超电势提高了约50mV.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有望用作酶基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和电流型氧气传感器.
曾涵廖铃文李明芳陶骞康婧陈艳霞
关键词:漆酶氧还原生物电催化
利用电化学微分质谱在燃料电池的阴极研究碳载体的氧化
2010年
利用电化学微分质谱,在双薄层流动电解池中,通过检测二氧化碳产物的信号研究氧气与铂纳米粒子对碳载体氧化机理与动力学的影响.研究发现,碳载体可以在不同的电位区间内被氧化;氧气可以加速碳的氧化,在相同的电位下碳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产物的速率在氧气饱和溶液中是在氮气饱和溶液中的两倍;铂纳米粒子可以催化碳的氧化,在碳电极上,担载的铂纳米粒子可以大大降低碳氧化的过电势.讨论了铂与氧气健进碳氧化的机理.
李明芳陶骞廖玲文徐杰蔡俊陈艳霞
关键词:碳氧化
Pt(111)电极上O2与OHad的吸脱附及氧还原反应动力学
2014年
研究了Pt(111)电极在0.1mol/LHClO4溶液中O2吸附与OHad脱附及氧还原反应的动力学.研究发现OHad的可逆吸脱附速率很快;在氧还原的动力学或动力学与传质混合控制区,恒电位下氧还原的电流随反应时间缓慢衰减,在转速较大,扫速较慢的情形下正向扫描过程中氧还原的电流总是明显低于逆向扫描的电流;Pt/0.1mol/LHClO4从无O2切换到O2饱和时,其开路电位迅速从0.9V增加到1.0V.结果表明,Pt(111)电极上O2解离生成OHad速率很快,ORR过程中OHad会在表面缓慢积累,氧还原反应的动力学主要由反应 OHad+H^++e→←H2O的平衡热力学决定.
杨帆廖玲文李明芳梅东陈艳霞
关键词:氧还原反应动力学热力学
Pt、Au电极上氧还原反应的pH效应
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是燃料电池的首选阴极反应.但是ORR 动力学慢、催化剂活性差、Pt、Au 等贵金属催化剂担载量高等问题一直是制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商业化进程的瓶颈....
蔡俊李明芳廖玲文梅东陈艳霞
关键词:氧还原反应PH效应活化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