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程远 作品数:11 被引量:31 H指数:3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体内外原代培养的人脑胶质瘤干细胞(GSCs)与胶质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关系。方法新鲜高级别(WHOⅢ级、Ⅳ级)的人脑胶质瘤标本经原代培养获取GSCs,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肿瘤干细胞及干细胞标记物Nestin的表达;鉴定后的GSCs经低氧诱导,免疫荧光法检测其诱导分化后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CD144和胶质瘤细胞标记物GFAP的表达,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其CD31的表达;建立胶质瘤干细胞皮下荷瘤裸鼠模型,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模型中人来源的CD31的表达。结果(1)悬浮生长的胶质瘤干细胞球样细胞经免疫组化鉴定Nestin表达阳性;(2)低氧诱导后的GSCs能够表达CD31、CD144,有些细胞能够同时表达CD144和GFAP;(3)RT—PCR检测发现GSCs在诱导前后都有CD31mRNA的表达,而Western—blot检测到只有诱导后的GSCs有CD31蛋白的表达;(4)胶质瘤干细胞荷瘤裸鼠模型的肿瘤组织中部分微血管抗人CD31抗体染色阳性。结论胶质瘤干细胞不仅在体外低氧条件下可分化为内皮细胞,在体内微环境条件下同样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并参与胶质瘤新生组织的血液供应。 聂秀涛 金贵善 米蕊芳 张国滨 谢坚 曹泽 周益强 董程远 刘福生关键词:胶质瘤干细胞 内皮细胞 低氧诱导 shRNA干扰技术在脑胶质瘤细胞TGFβ2/Smads通路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利用shRNA干扰技术抑制恶性脑胶质瘤细胞TGFβ2/Smads通路中Smad2/3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在恶性胶质瘤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将表达Smad2/3shRNA干扰序列的特异性质粒及阴性对照质粒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转入到恶性脑胶质瘤细胞U251中。应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中Smad2/3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转染后的细胞经TGFl32(+/-)处理,采用CCK-8法评价两组的增殖率。结果(1)两种特异性质粒能够分别下调细胞中Smad2/3基因的表达(P=0.01);(2)Smad2/3的表达量在Smad3/2表达下调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8,P=0.008);(3)Smad2/3表达下调组的细胞增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4)Smad3表达下调的细胞,在TGFl32(+/-)处理的两组中增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8)。结论在恶性胶质瘤细胞U251中,Smad2/3基因表达的下调能促进细胞的增殖,而TGFl32介导的细胞增殖依赖于TGFl32/Smad3通路;同时Smad2/3基因的表达下调增强了Smad3/2基因的表达。 董程远 米蕊芳 金贵善 周益强 聂秀涛 张国滨 张晋 刘福生关键词:RNA干扰 神经胶质瘤 转化生长因子Β2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及其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表达水平及其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与肿瘤增殖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检测54例脑胶质瘤中PDGF-B、磷酸化Smad2(P-Smad2)和Ki-67的表达水平;运用焦磷酸测序检测上述54例脑胶质瘤中PDGF-B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结果(1)PDGF-B表达水平随着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多(P〈0.05);(2)PDGF-B表达分别与Ki-67、P-Smad2表达呈正相关(r=0.839,P〈0.001)(r=0.802,P〈0.001),与PDGF-B甲基化水平呈负相关(r=-0.817,P〈0.001);(3)在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中,PDGF-B甲基化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DGF-B甲基化水平越低,其蛋白表达越高,则胶质瘤恶性程度及增殖活性越高。 周益强 金贵善 米蕊芳 董程远 张晋 刘福生关键词:神经胶质瘤 基因甲基化 焦磷酸测序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 耳前直切口经颞下入路切除海绵窦区脑膜瘤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耳前直切口经颞下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海绵窦区脑膜瘤的疗效。方法总结耳前直切口经颞下入路外科手术切除的36例海绵窦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术后定期随访。结果肿瘤24例全切除,8例近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随访期为6—30个月,肿瘤全切除的24例随访期间2例有复发,行伽马刀治疗;8例近全切除患者术后临床观察,6例肿瘤进展行伽马刀治疗;4例大部切除的患者术后均行伽马刀治疗,2例肿瘤无明显进展,2例肿瘤仍缓慢生长。结论对于海绵窦区脑膜瘤,耳前直切口颞下入路是一种良好的选择,此入路海绵窦暴露充分,保留了颧弓,手术创伤小。 毕智勇 张鹏飞 董程远 李普贤 张俊廷 贾旺关键词:海绵窦 颞下入路 内皮抑素和血管生成抑素融合基因修饰的单纯疱疹病毒对胶质瘤干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内皮抑素和血管生成抑素(Endo-Angio)融合基因修饰的单纯疱疹病毒(VAE)对胶质瘤干细胞(GSCs)荷瘤裸鼠胶质瘤的溶瘤作用.方法 采用人脑胶质瘤标本经原代培养获得稳定传代的GSCs,构建裸小鼠脑内原位GSCs移植瘤模型,瘤内注射VAE治疗,通过MRI观察VAE对GSCs荷瘤裸鼠肿瘤体积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ndo-Angio融合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CD31染色检测其对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观察病毒处理后荷瘤裸小鼠的生存情况.结果 (1)从36例胶质母细胞瘤标本中培养出6例稳定传代的GSCs,能够表达CD133,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2)VAE感染GSCs荷瘤裸鼠10d后,有Endo-Angio融合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该融合蛋白使MVD明显降低(p<0.05).(3)MRI检查发现VAE感染GSCs荷瘤裸鼠后,颅内肿瘤体积明显减小.(4)GSCs荷瘤裸鼠感染VAE后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 VAE能感染GSCs荷瘤裸鼠并表达Endo-Angio融合蛋白,杀伤GSCs的同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为脑胶质瘤病毒-基因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张国滨 金贵善 聂秀涛 米蕊芳 周益强 董程远 张晋 刘福生关键词:干细胞 内皮抑素 溶瘤病毒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并发颅内感染的诊治 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并发颅内感染的诊治措施.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459例内镜下经鼻蝶窦手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住院期间发生颅内感染病例总计9例(2%),发现颅内感染后均行腰椎置管引流术,静脉应用万古霉素和美罗培南,同时监测脑脊液及头颅CT情况.7例患者48 h内症状无明显改善,急诊行内镜下脑脊液漏修补术,术后静脉应用万古霉素和美罗培南,同时鞘内交替注射万古霉素和美罗培南(其中1例伴发硬膜下积脓,同时行急诊钻孔积脓引流术);2例患者经腰椎置管引流、静脉应用万古霉素和美罗培南后,感染症状控制,未予鞘内注射及脑脊液漏修补术.结果 9例患者经上述治疗后,颅内感染均治愈;随访12-24个月,8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后遗症;1例患者术后6个月并发交通性脑积水,行V-P分流术后治愈.结论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并发颅内感染是可以通过腰椎置管引流术、脑脊液漏修补术、术后静脉和鞘内应用万古霉素和美罗培南治愈的. 王飞 宗绪毅 桂松柏 李储忠 曹磊 董程远 张亚卓关键词:内镜 经鼻蝶窦入路 颅内感染 颅内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术后分流管移位致良性颅内高压一例 被引量:1 2015年 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IAC)多为先天性疾病,是儿童一种常见的颅内良性病变,约占颅内病变的1%[1]。多因囊肿压迫周围组织所致颅内高压出现头痛、癫痫、颅骨变形外突、或者继发脑积水、发育迟缓等就诊,及在头部外伤检查时发现。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手术方式是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术,然而分流手术的一些并发症无法避免,如分流过度、分流不足、分流管感染、堵塞、断裂、脱落、移位甚至缠绕打结[2-5]。现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例儿童分流管移位、缠绕致胸壁形成皮下张力性囊肿引发良性颅内高压的病例报告如下。 董程远 宗绪毅 李储忠 王飞 刘福生 张亚卓关键词:囊肿-腹腔分流术 颅内蛛网膜囊肿 良性颅内高压 分流管 分流术后 16例小儿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颅内动脉瘤的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1-2014.12我科收治的16例小儿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 16例小儿动脉瘤,年龄8.54±4.39岁,男性14例、女性2例,创伤性动脉瘤2例... 周杰 陈礼刚 刘洛同 董程远 明杨文献传递 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132例泌乳素腺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泌乳素腺瘤的疗效。方法对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内镜组2000年7月—2011年6月收治的132例泌乳素腺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6例,女76例;年龄19~68岁,中位年龄45岁;腺瘤直径0.5~5.5 cm。均行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按照肿瘤大小及侵袭性将患者分为微腺瘤组(≤1 cm,34例)、非侵袭海绵窦大腺瘤组(〉1 cm,70例)、侵袭海绵窦大腺瘤组(28例),对患者住院时间、术后血浆泌乳素水平(PRL)正常率、肿瘤全切除率、视力视野、手术并发症、死亡与复发情况进行随访观察。结果132例泌乳素腺瘤中,微腺瘤全切除率为97.1%(33/34),术后 PRL 正常率为97.1%(33/34);非侵袭海绵窦大腺瘤全切除率为95.7%(67/70),术后 PRL 正常率为72.9%(51/70);侵袭海绵窦大腺瘤全切除率为3.6%(1/28),术后 PRL 正常率为0;术前48例视力障碍患者中,术后视力完全恢复18例(37.5%),视力改善12例(25.0%),视力无改变18例(37.5%),无视力恶化病例;无颈内动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病例;无永久性尿崩病例,4例暂时性尿崩;术后脑脊液漏患者12例(9.1%);鼻出血2例;无垂体功能不全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病例;132例患者住院时间为5~7 d;术后随访11个月~12年,平均5年7个月;无围术期死亡病例;微腺瘤复发3例(8.8%),大腺瘤复发15例(15.3%)。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泌乳素腺瘤是一种安全、可行且有效的治疗方式。 王飞 宗绪毅 李储忠 姜之全 乌优图 李振业 董程远 张亚卓关键词:神经内窥镜 泌乳素瘤 经鼻蝶入路 P4HA1调控EMT影响脑胶质瘤侵袭性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脯氨酰4-羟化酶亚基α1(prolyl 4-hydroxylase subunitα1,P4HA1)是脯氨酰4-羟化酶的限速亚基,为合成各种类型胶原所必需.有报道显示其在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肿瘤中具有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能力,但机制尚不明了.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低氧环境可诱导胶质瘤细胞中P4HA1表达上调,敲低P4HA1可抑制胶质瘤干细胞的内皮细胞转分化,从而破坏胶质瘤中血管形成.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P4HA1促进胶质瘤细胞侵袭性进展机制,并发现P4HA1在胶质瘤细胞中与HIF1α的表达呈密切正相关,其表达上调可促进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这一过程可能与其抑制E-钙黏蛋白、升高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密切相关,而上述蛋白表达变化有可能是由于P4HA1上调了SNAI1和SNAI2的表达所导致.同时,P4HA1还可促进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BMECs)的迁移和管腔形成,推测P4HA1也有可能通过这一途径参与了胶质瘤的血管生成.由此本文推论,P4HA1的表达有可能受HIF1α调控,其表达升高有可能通过上调SNAI1和SNAI2诱导的EMT和通过诱导HBMECs的血管生成从而促进胶质瘤的侵袭性生长. 方胜 张俊文 董程远 田毅夫 王启俨 刘福生 金贵善关键词:胶质瘤 肿瘤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HIF1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