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敏华

作品数:293 被引量:2,556H指数:29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北京市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6篇期刊文章
  • 7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2篇医药卫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9篇超声
  • 136篇消融
  • 131篇射频
  • 124篇射频消融
  • 112篇肿瘤
  • 80篇造影
  • 75篇超声造影
  • 66篇肝癌
  • 58篇消融治疗
  • 51篇射频消融治疗
  • 51篇肝肿瘤
  • 47篇细胞
  • 47篇超声检查
  • 32篇肝转移
  • 30篇消融术
  • 29篇超声引导
  • 26篇造影剂
  • 25篇肝细胞
  • 22篇导管
  • 21篇导管消融

机构

  • 141篇北京大学肿瘤...
  • 65篇北京肿瘤医院
  • 33篇北京大学临床...
  • 16篇北京医科大学...
  • 16篇哈尔滨市第一...
  • 15篇北京大学
  • 14篇北京市肿瘤防...
  • 7篇北京医院
  • 5篇北海道大学
  • 5篇北京医科大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教育部
  • 4篇华北煤炭医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天津市第三中...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积水潭医...
  • 2篇同济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271篇陈敏华
  • 188篇严昆
  • 141篇杨薇
  • 97篇吴薇
  • 74篇戴莹
  • 52篇尹珊珊
  • 38篇张晖
  • 35篇武金玉
  • 33篇高文
  • 32篇范智慧
  • 32篇王艳滨
  • 32篇霍苓
  • 31篇廖盛日
  • 26篇张仲一
  • 24篇李荣杰
  • 19篇王凇
  • 18篇黄信孚
  • 15篇李吉友
  • 14篇戴维德
  • 12篇朱强

传媒

  • 52篇中华超声影像...
  • 19篇中华医学杂志
  • 15篇中国医学影像...
  • 12篇中华医学超声...
  • 11篇中国介入影像...
  • 6篇中国临床医学...
  • 5篇介入放射学杂...
  • 5篇中华肿瘤杂志
  • 5篇北京大学学报...
  • 5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2013中国...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3篇中华物理医学...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2000全国...
  • 3篇中国超声医学...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年份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11篇2018
  • 10篇2017
  • 9篇2016
  • 11篇2015
  • 15篇2014
  • 16篇2013
  • 17篇2012
  • 9篇2011
  • 9篇2010
  • 17篇2009
  • 14篇2008
  • 8篇2007
  • 26篇2006
  • 20篇2005
  • 21篇2004
  • 3篇2003
  • 10篇2002
2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射频消融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疗效及生存分析
目的 评价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乳腺癌肝转移(BCLM)的疗效,并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2000年7月~2015年12月69例本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RFA治疗的BCLM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影像、临床...
白秀梅杨薇张仲一吴薇李荣杰陈敏华严昆
肝脏炎性病灶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对肝脏炎性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肝脏炎性病灶的患者共22个病灶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其中16个病灶为肝脏炎性假瘤,6个为肝脓肿。采用5级评分法对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诊断结果进行评分。利用Sonoliver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获得肝脏炎性病灶与病灶周围肝实质超声造影上升时间(RT)、达峰值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峰值强度(Imax)等参数以及动态血管模型(DVP)参数图并进行比较。结果以评分为1~2分定为诊断准确,本组22个肝脏炎性病灶常规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13.6%(3/22),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为63.6%(14/22),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P<0.01)。22个肝脏炎性病灶RT为(25.1±9.7)s,TTP为(29.0±13.9)s,均早于病灶周围肝实质的(32.4±8.8)s、(39.3±11.2)s,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均为-2.6,P均<0.05);22个肝脏炎性病灶mTT及Imax与病灶周围肝实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个肝脏炎性假瘤病灶与6个肝脓肿病灶RT、TTP、mTT、I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2个肝脏炎性病灶DVP曲线Ⅰ型高增强未消退型占18.2%(4/22),Ⅱ型高增强消退型占36.4%(8/22),Ⅲ型低增强型占45.4%(10/22)。16个肝脏炎性假瘤病灶与6个肝脓肿病灶仅动脉期强化方式及实质期坏死区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9、8.32,P均<0.05),而动脉期峰值时增强形态、峰值时病灶边界差异以及实质期廓清速度、病灶边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可提高肝脏炎性病灶的诊断准确率,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可更客观地显示肝脏炎性病灶与肝脏的血流灌注特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凇严昆杨薇陈敏华
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肝疾病
影像指导肝肿瘤射频消融现状及前景
原发性肝癌全球发病率高,我国占第一位,年死亡率超过20万,占癌症病死率第二位,成为危害国人的重大疾病。近年来肝癌治疗总体水平有了提高,本文介绍了以射频消融为代表的新治疗技术应用在肝癌治疗中。本文总结了射频消融术的治疗优势...
陈敏华吴薇杨薇尹珊珊高文严昆
关键词:肝肿瘤射频消融术临床疗效
肝癌射频消融致肝内胆管损伤被引量:10
2011年
RFA技术自1993年被应用于肝脏实体肿瘤治疗领域,因其具有消融彻底,最大限度保留肝实质,风险小,死亡率低,成本效益高,可重复治疗等优点,
付颖杨薇陈敏华
关键词:肝内胆管损伤射频消融肝癌实体肿瘤RFA肝实质
超声造影诊断胰腺囊性病变与MRI及病理的对照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及增强MRI对胰腺囊性病变进行诊断,探讨CEUS在胰腺囊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胰腺囊性病变患者,分别应用常规超声、CEUS及增强MRI对胰腺囊性病变进行诊断,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影像方法的诊断能力。结果32例胰腺囊性病变包括浆液性囊腺瘤8例,黏液性囊腺类肿瘤6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3例,实性假乳头状瘤4例,神经内分泌肿瘤3例,胰腺癌6例,潴留囊肿1例,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伴囊性变1例。常规超声诊断准确率46.88%(15/32),CEUS诊断准确率75.00%(24/32),增强MRI为78.13%(25/32)。CEUS、增强MRI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8);CEUS、增强MRI的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优于常规超声,与增强MRI接近。
范智慧严昆王延杰杨薇吴薇陈敏华
关键词:微气泡胰腺疾病囊性病变
老年肝脏肿瘤病人射频消融治疗时的麻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对射频消融(RFA)治疗老年和非老年肝肿瘤病人时实施有监测的麻醉看护,观察用药量和镇静深度是否与年龄有关。[方法]以超声引导RFA治疗的324例肝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60岁)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按照肿瘤的部位又分为老年组深部肿瘤、老年组浅部肿瘤、非老年组深部肿瘤和非老年组浅部肿瘤,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丙泊酚的静脉麻醉方法,达到满意的清醒镇静/镇痛。记录用药量和镇静程度。[结果]老年组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的比例高于非老年组。若肿瘤的部位相同,治疗大肿瘤(3 ̄5cm)需要的麻醉药多于同组小肿瘤(≤3cm),镇静深度也高于后者(P<0.05);若肿瘤的部位和大小相同,老年病人用药量和镇静程度低于非老年病人。[结论]RFA治疗时老年病人需要的麻醉药少,应维持在相对较浅的镇静深度。
潘振宇范志毅陈敏华
关键词:肝脏肿瘤麻醉射频消融
肝癌射频治疗计算方案的制定及应用研究被引量:54
2004年
目的 超声引导对射频消融治疗后复发率较高的 >3 5cm肝肿瘤 ,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及临床治疗经验 ,制定术前治疗方案 ,并与非计算治疗方法比较 ,评价肿瘤消融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肝癌及肝转移癌共 12 5例 135个肿瘤 ,大小 3 6~ 7 0cm(4 7± 0 9cm) ,临床分期Ⅲ~Ⅳ期者占 89 6 % (112 / 12 5例 )。其中 2 2例 (2 3灶 )为开展射频消融早期治疗的病例 ,称非计算组 ,余 10 3例 (112灶 )为根据本计算方案治疗的病例称计算组。计算组为用多个消融灶治疗的肿瘤 ,按照球体数学覆盖原理 ,建立正棱柱体和正多面体数学模型并推导公式进行计算 ,获得覆盖不同大小类球体肿瘤所需的最少消融灶数目及消融定位模式。本研究还制定了实际应用的布针操作程序。结果 临床治疗结果显示 ,计算组肿瘤治疗成功率达 88 4 % (99/ 112灶 ) ,局部复发率为 2 5 9% (2 9/ 112灶 ) ,预测平均无复发时间为 17 5个月 ;非计算组病例 ,肿瘤治疗成功率为 5 2 2 % (12 / 2 3灶 ) (P <0 0 1) ,局部复发率为 5 6 5 % (13/ 2 3灶 ) (P <0 0 5 ) ,预测平均无复发时间为 11 9个月 (P <0 0 5 )。结果显示计算组疗效明显优于非计算组。结论 本研究为较大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方案的制定 ,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可指导临床应用 。
陈敏华杨薇严昆邹明武戴莹高文张晓鹏黄信孚
关键词:肝癌射频消融术介入性超声数学模型
邻近肝表面肿瘤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应用价值
武金玉陈敏华杨薇吴薇严昆林淑芝
肝肿瘤热消融治疗并发症原因及其防治被引量:14
2015年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肝癌的治疗手段不断更新,影像引导的局部热消融已成为肝癌的主要根治性治疗方法之一,其中射频消融(RFA)及微波消融(MWA)已被公认为早期肝癌的一线治疗手段。肝癌局部热消融治疗的目标是追求肿瘤完全灭活的同时要最大限度的避免并发症发生。充分了解和掌握热消融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法,规范化的操作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经翔陈敏华
关键词:治疗并发症肝肿瘤早期肝癌热消融治疗影像引导
体表超声对腹段食管的显示和正常值测量被引量:5
1994年
采用体表超声在剑突-左肋弓缘斜切面扫查,显不良管裂孔呈类三角形强回声,作者称之为“犀鸟头盔”征,其背侧可确认为腹段食管。在高发区对268名高危人群普查,清晰显示者82%;正常人壁厚均值为2.58±0.54mm,可显示长度为23.7±5.6mm,9名可疑增厚者,5例最终确认食管有病变,其中2例食管癌、2例溃疡(周围水肿)、1例食管裂孔疝。超声对清晰显示者的诊断正确率达98%。该方法为腹段食管疾病普查提供了新的手段。
陈敏华严昆朱强林晶王彬张劲松付天金岳金龙史文忠尚斌南
关键词:食管腹部超声波诊断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