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义森

作品数:27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动脉瘤
  • 18篇颅内
  • 14篇颅内动脉
  • 14篇颅内动脉瘤
  • 13篇动脉
  • 8篇血管
  • 7篇血流
  • 7篇血流动力学
  • 5篇血管内治疗
  • 5篇多中心
  • 4篇栓塞
  • 4篇卒中
  • 4篇流体力学
  • 4篇计算流体力学
  • 4篇后交通动脉
  • 4篇PIPELI...
  • 3篇血性
  • 3篇置入
  • 3篇缺血
  • 3篇夹层

机构

  • 17篇首都医科大学...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北京市神经外...
  • 6篇北京大学国际...
  • 3篇复旦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兰州大学第二...
  • 2篇南昌大学第二...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南昌大学第一...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7篇张义森
  • 19篇杨新健
  • 15篇张莹
  • 14篇刘健
  • 6篇穆士卿
  • 5篇王坤
  • 5篇王坤
  • 4篇罗斌
  • 4篇张倩倩
  • 3篇吕明
  • 3篇张莹
  • 3篇张鸿祺
  • 3篇刘爱华
  • 3篇陈家亮
  • 2篇冯文峰
  • 2篇王云彦
  • 2篇王盛章
  • 2篇李天晓
  • 2篇汪阳
  • 2篇万杰清

传媒

  • 10篇中华神经外科...
  • 4篇中国脑血管病...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科技视界

年份

  • 8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和随访研究
目的:通过对颅内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后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进行随访,评估颅内夹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出颅内夹层动脉瘤的影像学分型,并总结出基于影像学分型的治疗原则。方法:本研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对象为2010...
张义森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夹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文献传递
颅内分叶状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颅内分叶状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结合DSA三维图像,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有限元方法的软件,对2个(动脉瘤1为侧壁动脉瘤,动脉瘤2为顶端动脉瘤)颅内分叶状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进行数值模拟,观察动脉瘤内血流流动模式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流速、壁面切应力及压力)。结果①两个动脉瘤的分叶均位于入流动脉的血流高速冲击处和血流涡流处。②在1个心动周期内(0.1~0.8s),两个分叶状动脉瘤的流速、壁面切应力及压力的最大值均出现在收缩期末的0.2s时刻。分叶状动脉瘤内从分叶发生处到分叶的深部出现了流速、壁面切应力及压力变化梯度,动脉瘤每个分叶的发生处数值最高,分叶的顶端数值最低(接近于0)。两个动脉瘤分叶发生处血流流速、壁面切应力、动压平均值分别为(1.20±0.40)m/s、(8.12±2.44)Pa、(851±508)Pa;分叶深部分别为(0.45±0.20)m/s、(0.64±0.27)Pa、(103±81)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动脉瘤内壁面切应力和动压变化与血流流速变化呈正相关(r=0.947,P=0.000;r=0.969,P=0.000)。结论颅内分叶状动脉瘤的形成与高速血流的冲击有关;分叶发生处的高流速、高压力、高壁面切应力,可能与分叶的发生和生长有关;分叶深部的低流速、低压力、低壁面切应力,可能与动脉瘤易破裂有关。
张莹杨新健穆士卿王盛章于红玉李海云罗斌吕明张义森陈家亮张音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
蛛网膜下腔出血CT分布对颅内动脉瘤检出的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部位动脉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分布差异,探讨其CT分布对提高CTA颅内动脉瘤检出率的价值。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415例颅内动脉瘤致SAH患者行CT和CTA检查,比较不同部位动脉瘤致SAH的分布差异,对比分析高年资与低年资影像科医师对动脉瘤的检出率。结果共415例患者计463个动脉瘤,包括Ⅰ类动脉瘤324个、Ⅱ类动脉瘤139个;其中责任动脉瘤415个,包括Ⅰ类动脉瘤295个、Ⅱ类动脉瘤120个。Ⅰ类动脉瘤出血主要分布于鞍上池(95.93%,283/295)、环池(90.17%,266/295)、纵裂(86.44%,255/295)、侧裂池(81.02%,239/295)、四叠体池(61.69%,182/295)和桥前池(50.85%,150/295),Ⅱ类动脉瘤出血主要分布于侧裂池(85.83%,103/120)、纵裂(80.83%,97/120)、鞍上池(78.33%,94/120)、环池(77.50%,93/120)、桥前池(67.50%,81/120)和四叠体池(66.67%,80/120);Ⅰ类动脉瘤出血位于鞍上池[95.93%(283/295)对78.33%(94/120);χ^(2)=31.761,P=0.001]和环池[90.17%(266/295)对77.50%(93/120);χ^(2)=11.730,P=0.001]比例高于Ⅱ类动脉瘤,位于桥前池比例低于Ⅱ类动脉瘤[50.85%(150/295)对67.50%(81/120);χ^(2)=9.585,P=0.002)。低年资医师动脉瘤总体检出率(配对χ^(2)检验:P=0.000)和Ⅱ类动脉瘤检出率(配对χ^(2)检验:P=0.000)均低于高年资医师,经培训后Ⅱ类动脉瘤检出率接近高年资医师水平(配对χ^(2)检验:P=0.146)。结论颅内动脉瘤致SAH的CT分布具有规律性,有助于提高CTA颅内动脉瘤检出率。
王志平张义森曲丽莹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
后交通动脉主干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后交通动脉(PCoA)主干动脉瘤区别于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ICA.PCoA)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治疗的PCOA主干动脉瘤患者15例(11例破裂,4例未破裂;简称PCoA主干组)。收集同期治疗的15例动脉瘤大小近似、破裂状态相同的ICA—PCOA动脉瘤患者作为配对对照组。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患者个体化的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比两组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区别。结果PCoA主干动脉瘤符合侧方动脉瘤的血流流动模式,ICA—PCoA动脉瘤符合分叉处动脉瘤的血流流动模式。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PCoA主干组和对照组的壁面切应力(WSS)分别为(0.48±n08)和(0.63±007),低壁面切应力面积百分比(Lsa)分别为(23.20±694)%和(450±2.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n022和P=0.008)。两组的壁面切应力震荡因子(OSI)分别为(0.0233±0.0071)和(0.0158±0.00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1)。破裂组(22例)和未破裂组(8例)的WSS分别为(n45±Q05)和(0.84±0.08),LsA分别为(18.22±5.11)%和(1.84±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6);两组的OSI分别为(0.0234±0.0054)和(0.0091±0.00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Q132)。结论低WSS可能是PCoA主干动脉瘤破裂风险高的原因之一。
张莹荆林凯刘健范吉星张义森穆士卿杨新健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后交通动脉计算流体力学
pipeline栓塞装置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疗效:一项回顾性多中心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讨pipeline栓塞装置(PED)治疗大脑中动脉(MCA)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9年10月我国14个临床中心采用PED治疗的33例MCA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 33例共39个动脉瘤,使用37个PED。33例完成临床随访,30例(36个动脉瘤)完成影像随访;随访时间4~22个月,平均(10.6±6.3)个月;动脉瘤完全或近全闭塞30个(83.3%,30/36);相对于单纯PED治疗组(71.4%),PED辅助弹簧圈栓塞组动脉瘤闭塞率更高(100%;P=0.031);预后不良(m RS评分>2分)3例(9.1%),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30例(90.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2%(8/33),术前规律服用双抗药物3 d以上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规律服用双抗药物的病人(P=0.033)。结论 MCA动脉瘤可以采用PED治疗,疗效较满意。对于直径大、形态不规则的MCA动脉瘤,可使用PED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以获得更高的闭塞率。术前、术后应规范应用双抗药物以减少缺血、出血并发症。
张莹罗斌康慧斌刘健张义森杨新健张鸿祺李天晓买买提力·艾沙毛国华宋冬雷王云彦冯文峰汪阳史怀璋万杰清刘建民管生赵元立王超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疗效
前循环非大动脉醒后缺血性脑卒中动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脉溶栓治疗前循环非大动脉醒后缺血性脑卒中(WUIS)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北京市石景山医院神经内科及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收治的67例前循环非大动脉WUIS患者[最后表现正常(入睡或最后一次起夜)至静脉溶栓时间≤9 h且>4.5 h]为研究对象,以其中接受静脉溶栓后继续行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以静脉溶栓基础上进行rt-PA动脉溶栓的32例患者为研究组,观察研究组患者动脉溶栓后血管再通情况(脑梗死溶栓分级2、3级为血管再通良好),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3个月后临床结局(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及出血性转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动脉溶栓后血管再通良好率为81.25%(26/32)。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 d、7 d、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预后良好率(62.50%,20/32)明显高于对照组(37.14%,1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出血性转化发生率[15.6%(5/32)vs.5.71%(2/3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患者资料显示,对最后正常至静脉溶栓时间≤9 h且>4.5 h的前循环非大动脉WUIS患者实施rt-PA动脉溶栓仍可获益,且继发性脑出血的发生风险并未明显增加。
尚俊英贾伟华张义森刘磊宋西方李佳阳
关键词:前循环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动脉溶栓
椎-基底动脉大型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总结血管内治疗椎-基底动脉大型夹层动脉瘤(VBLDAs)的临床效果,评估血管内治疗对VBLDAs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收治的41例VBLDAs患者(共44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41例VBLDAs患者中,行单纯支架置入术18例(43.9%),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8例(43.9%),载瘤动脉闭塞5例(12.2%).以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 术后即刻造影结果显示,完全栓塞9例(22.0%),次全栓塞24例(58.5%),部分栓塞8例(19.5%).术中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术后4例出现并发症.41例患者术后临床随访3~60个月,平均(12.4±11.3)个月.mRS评分0~1分30例(73.2%),2~4分6例(14.6%),5~6分5例(12.2%),较术前未见改善.随访期间,复发4例(9.8%),未复发32例(78.0%),死亡5例(12.2%).结论 血管内治疗对于VBLDAs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VBLDAs的复发率和病死率较高.
王杰军张义森吕明杨新健田忠彬陈希恒刘凯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动脉瘤夹层椎-基底动脉血管内治疗
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大型和巨大型夹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明确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颅内大型和巨大型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等14家临床中心进行的PLUS研究中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提取其中接受PED治疗的颅内大型(最大直径为15~<25 mm)和巨大型(最大直径为≥25 mm)未破裂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数据,总结其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术后即刻动脉瘤的闭塞程度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进行评价,治疗结局通过临床随访获得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以及影像学随访结果评估.结果研究纳入36例患者(36个动脉瘤),共置入44枚PED.仅使用PED治疗18例(50.0%),PED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18例(50.0%);使用多枚PED治疗7例(19.4%).支架贴壁良好率为100.0%(44/44),支架调整后的释放成功率为88.9%(32/36).术后即刻造影结果显示,OKM分级A级20例(55.6%),B级12例(33.3%),C级3例(8.3%),D级1例(2.8%).围手术期1例(2.8%)患者出现缺血性并发症,1例(2.8%)死亡.35例患者完成临床随访,28例完成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为(11.7±5.3)个月(3~24个月).末次随访时,86.1%(31/36)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mRS为0~1分).OKM分级为D级的比率为92.9%(26/28),1例动脉瘤复发.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4/36),总病死率为5.6%(2/36).结论使用PED治疗颅内大型和巨大型夹层动脉瘤安全、有效,短中期随访可以观察到良好的临床结局.
朱勇男张莹罗斌张义森张鸿祺李天晓宋冬雷王云彦冯文峰汪阳买买提力·艾沙毛国华史怀璋万杰清刘建民管生赵元立王超周洋洋杨新健
关键词:多中心研究
床突旁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后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影响床突旁动脉瘤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置入术后发生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2015年9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205例床突旁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对所有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重建,测量动脉瘤的大小和载瘤动脉远、近端直径,选择合适尺寸的PED置入,必要时填入弹簧圈。术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缺血性卒中,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影响患者术后发生脑缺血性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205例患者共229个床突旁动脉瘤,均成功置入PED。其中,对110个动脉瘤单纯行PED置入术,对另119个行PED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205例患者中,术后18例(8.8%)出现缺血性卒中,187例(91.2%)未出现。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临床表现、花生四烯酸(AA)抑制率髙、颅内动脉瘤最大径及手术方式均不是患者术后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影响因素(均P>0.05),而二磷酸腺昔(ADP)抑制率低、ADP诱导的血凝块最大振幅(MA-ADP)高、存在氯吡格雷抵抗、术中采用复杂手术技术及手术时间长是患者术后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影响因素(均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用=6.161,95%CI:1.480?25.649,0.012)、术中采用复杂手术技术(OR=8.405,95%CI:1.437~49.146,P=0.018)及手术时间长(OR=1.011,95%CI:1.002~1.020,P=0.022)是患者术后发生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存在氯吡格雷抵抗、术中采用复杂的手术技术及过长的手术时间是床突旁动脉瘤PED置入术后发生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田忠彬吴欣志李文强朱巍杨新健张义森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卒中床突旁
伴动眼神经麻痹的未破裂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形态和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分析伴动眼神经麻痹的未破裂后交通动脉(PCoA)动脉瘤的形状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未破裂单发PCoA动脉瘤患者70例。按照其主要临床症状分为无症状组、动眼神经麻痹组、其他临床症状组。对患者个体化的三维DSA图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比各组形状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区别。结果(1)动眼神经麻痹组的平均径颈比为1.75±0.46,高于无症状组的1.15±0.44及其他临床症状组的1.2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3组问动脉瘤的侧壁/分叉分型、是否带子瘤、最大径、瘤颈宽度、表面积及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动眼神经麻痹组的平均壁面切应力为0.48±0.21,低于无症状组的0.68±0.24和其他临床症状组的0.82±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眼神经麻痹组的低壁面切应力面积百分比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3.77%(1.48%,27.16%),高于无症状组的0.15%(0.00%,1.Cr7%)及其他临床症状组的0.03%(0.00%,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之间壁面切应力震荡因子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0)。结论伴动眼神经麻痹的未破裂PCoA动脉瘤,具有高径颈比及低壁面切应力,可能是未破裂PCoA动脉瘤中的高风险类型。
张莹荆林凯张倩倩刘健张义森王坤穆士卿杨新健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后交通动脉动眼神经麻痹血流动力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