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洪敏

作品数:79 被引量:22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军队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9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2篇细胞
  • 41篇干细胞
  • 38篇造血
  • 34篇造血干
  • 34篇造血干细胞
  • 33篇干细胞移植
  • 31篇造血干细胞移...
  • 27篇骨髓
  • 26篇相合
  • 24篇单倍体
  • 24篇倍体
  • 23篇骨髓移植
  • 19篇单倍体相合
  • 16篇白血
  • 16篇白血病
  • 15篇异基因
  • 15篇基因
  • 15篇间充质干细胞
  • 15篇充质干细胞
  • 14篇间充质

机构

  • 68篇空军总医院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空军航空医学...
  • 2篇北京放射与辐...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9篇闫洪敏
  • 73篇王恒湘
  • 59篇朱玲
  • 58篇薛梅
  • 56篇刘静
  • 47篇丁丽
  • 37篇王志东
  • 30篇段连宁
  • 26篇郑晓丽
  • 25篇韩冬梅
  • 22篇纪树荃
  • 15篇陈惠仁
  • 10篇董磊
  • 9篇郭子宽
  • 6篇董磊
  • 5篇丁利
  • 4篇潘世平
  • 4篇朱恒
  • 3篇韩东梅
  • 3篇张波

传媒

  • 23篇中国实验血液...
  • 12篇临床血液学杂...
  • 6篇中华器官移植...
  • 4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临床神经电生...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国际医学...
  • 2篇中国比较医学...
  • 2篇组织工程与重...
  • 2篇空军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航空航天...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空军总医院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0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和治疗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探讨复发后的治疗策略。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总结2004年3月至2014年10月行allo-HSCT的202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移植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筛选影响移植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接受allo-HSCT的白血病患者有68例复发,累计复发率33.6%,中位复发时间4(1.5-26)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疾病类型(P=0.035)、移植前伴有髓外病变(P=0.017)、诱导缓解疗程(P=0.042)、移植时疾病状态(P=0.007)、慢性GVHD(P=0.041)是影响移植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伴有髓外病变(RR=2.622,95%CI:1.139-6.037)、诱导缓解疗程(RR=1.156,95%CI:0.682-1.957)、慢性GVHD(RR=1.728,95%CI:0.999-2.991)是移植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复发患者的治疗策略包括撤停免疫抑制剂、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全身化疗、局部放疗、靶向药物治疗、二次移植等,根据复发部位个体化选择。移植后复发相关死亡率为25.2%。结论: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的患者预后差,复发早期干预治疗有较好效果,移植前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估预防更显重要。
舒晓艳闫侠芳董磊丁丽韩冬梅薛梅王志东闫洪敏王恒湘段连宁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复发
第152例白血病-单倍型相合骨髓移植后-双肺弥漫性肺损伤-免疫相关性肺炎
2008年
患者男,22岁,2006年4月因头晕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M2)。予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诱导化疗2个疗程后达完全缓解;后给予巩固治疗。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患者常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肺部CT正常,结核抗体试验和结核菌素试验(-),血沉111mm/h,左氧氟沙星及丁胺卡那霉素治疗有效。
王恒湘薛梅闫洪敏段连宁刘静朱玲丁丽张波
关键词: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相关性肺炎肺损伤移植后免疫
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小鼠脾脏间充质干细胞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组织块培养法,建立一种高效可靠的小鼠脾脏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扩增策略。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小鼠脾脏组织充分碾碎,使用胶原酶消化获得的脾脏基质组织,将消化后的组织块种于培养瓶中,观察从组织块中迁移出的细胞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表型,并将其做成骨和成脂肪诱导分化。结果消化后的脾脏组织块中迁移迁移出大量梭形纤维样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该种细胞高表达CD29、CD44、Sca-1和CD105,低表达CD11b、CD34、CD45和Ia。多向分化实验结果表明:小鼠脾脏基质组织中迁移出的细胞具有较好的成脂肪和成骨分化能力。结论组织块法可以分离培养出小鼠脾脏间充质干细胞,所获得的细胞纯度高,分化能力强,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细胞模型。
丁丽朱恒张海宏杨洋韩冬梅王志东郑晓丽董磊闫洪敏刘静朱玲薛梅郭子宽王恒湘
关键词:细胞培养脾脏间充质干细胞
HLA相合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9例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HLA相合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MUD—HSCT)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输注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行MUD—HSCT联合MSC治疗的儿童SAA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移植后造血重建及移植相关并发症。结果19例患儿移植后均获得迅速造血重建,粒细胞中位植入时间为12(9~21)d,血小板中位植入时间为14(8~24)d,1例患儿于移植后4个月出现继发植入失败。9例患儿发生I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1例发生Ⅲ度aGVHD并于移植后6个月发生广泛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MV阳性15例,出血性膀胱炎2例。10例患儿移植后出现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感染。中位随访时间为27(8-70)个月,19例患儿截至随访终点均无病存活,其中1例患儿于移植后4个月发生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后发生继发性植入失败,后接受以父亲为供者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植入。结论MUD.HSCT联合MSC输注治疗儿童SAA是安全有效的。
王玲王恒湘朱玲郑晓丽王志东闫洪敏丁丽韩冬梅
关键词:贫血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间质干细胞
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被引量:4
2004年
为了探讨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术后不同时期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 18例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时间、病因、治疗措施及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 :70例接受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病人中 18例发生肺部并发症 ,其中细菌性肺炎 7例 ,发生在移植后 3- 12月 ,治疗过程中继发真菌感染 4例 ;肺真菌病 5例 ,CMV肺炎 4例 ,均发生在移植后 2 - 3月 ;阻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 1例 ,发生在移植后 12月 ;原发肺炎综合征 1例 ,发生在移植后 5 0天 ;因肺部并发症直接导致死亡 8例。结论 :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是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 ,主要是真菌肺炎 。
王恒湘纪树荃朱玲薛梅陈惠仁闫洪敏刘静段连宁
关键词: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肺并发症真菌性肺炎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14例
2009年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惟一有可能治愈恶性淋巴瘤的方法,尤其是发生骨髓侵犯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晚期难治性恶性淋巴瘤患者,有望再次长期缓解。我院采用清髓性allo—HSCT治疗14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薛梅王恒湘闫洪敏刘静朱玲丁丽段连宁
关键词:难治性恶性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骨髓侵犯CT治疗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6例报告被引量:1
2009年
本研究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可行治疗方案及疗效。1999年9月-2007年2月采用清髓性预处理allo-HSCT治疗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4例接受同胞HLA配型全相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2例接受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hi-allo BMT)。预处理清髓方案为:全相合移植采用Bu+Cy,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采用Cy+TBI+Ara-C。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采用联合免疫抑制剂的方法预防,全相合移植应用环胞菌素A和短程氨甲碟呤,单倍体相合异基骨髓移植除以上药物外还加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CD25单克隆抗体及霉酚酸酯。结果表明,全部患者移植后均有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数>0.5×109/L及血小板数>20×109/L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5(11-20)天及20.3(12-28)天,植入证据检测证实为完全供者造血。仅1例发生急性1度皮肤移植物抗宿主病,其他患者未发生急性或慢性GVHD,1例移植后20个月死于疾病复发,1例移植后18个月死于肺部并发症,其余4例无病生存,中位存活时间51.8(18-108)个月。总之,allo-HSCT治疗MDS可行、有效,提高了年轻MDS患者疾病治愈及长期生存的机会。
薛梅王恒湘闫洪敏丁丽刘静朱玲段连宁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速可眠、三唑仑、唑吡坦、佐匹克隆催眠效果的神经电生理特征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比较速可眠 (SEC)、三唑仑 (TZL)、唑吡坦 (ZP)、佐匹克隆 (ZPL)催眠效果的多道睡眠图 (PSG)特征。方法 :对 8名 (18~ 2 0岁 )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进行PSG描记 ,观察口服SEC、TZL、ZP、ZPL后觉醒时间 (AT)、睡眠潜时 (SL)、实际睡眠时间 (AST) ,睡眠效率 (SE) ,睡眠分期 (S1、S2 、S3 + 4 、REMS)的变化。结果 :4种催眠药的AT未见明显增加 ,AST未见明显减少 ,催眠效率均大于 85 %。SEC组SL短于其它 3组 ,SEC对增强S3 + 4 、REM睡眠期的作用显著。结论 :4种催眠药均通过缩短SL ,减少AT ,相对增加AST而提高催眠效率 ,差异不显著 ,但SEC对睡眠结构的影响较TZL、ZP、ZPL明显。
陈勇胜闫洪敏陈雪涛邵玉良金璋瑞詹皓
关键词:三唑仑唑吡坦佐匹克隆催眠药物多道睡眠图
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造血细胞刺激因子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2001年
闫洪敏朱玲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甲泼尼龙造血刺激因子
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白血病患者造血重建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03年
为研究未去除T细胞的单倍体骨髓移植后造血重建的特点 ,对 15例HLA 2 - 3个位点不匹配骨髓移植亲属供者使用G CSF 3- 4 μg/ (kg·d) ,连续 7天后采髓。预处理方案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联合环磷酰胺和全身照射。应用环孢菌素A和氨甲喋呤、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及霉酚酸酯 (MMF)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后观察血像、骨髓像、行染色体分析及HLA位点鉴定。移植后分别于 3,6和 12个月及 2年追踪鉴定植入状态。结果发现 ,15例患者全部移植物植入 ,移植后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和血小板 >2 0× 10 9/L的时间分别为 18(13- 2 3)天及 2 2 (16- 32 )天。骨髓像显示各系造血均恢复。 7例应用染色体检查 ,8例应用HLA位点 ,4例应用血型 ,1例应用DNA指纹检测 ,植入鉴定结果除 1例复发患者于移植后 2个月骨髓复发植入鉴定为供、受者嵌合外 ,其他患者均呈持续全部稳定植入。移植后发生I度急性GVHD 8例 ,II-IV度GVHD 5例 ,可评价的慢性GVHD共 8例。结论 :供者应用G CSF后采髓 ,加大预处理剂量 ,联合应用作用机理不同的多种免疫抑制剂进行HLA单倍体的骨髓移植 ,可跨越人类HLA多样性屏障。
王恒湘纪树荃陈惠仁闫洪敏刘静朱玲薛梅
关键词:骨髓移植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白血病造血重建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